红周刊丨刘杰
端午节过后,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数量会有所增加,据Wind数据显示,下周(6月26日至6月30日)将有9只新股网申,多于本周公布的5只。从板块分布来看,下周网申的新股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共有5只新股,其次为北交所和科创板,各有2只新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行业分布方面,新股主要涉及行业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批发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
国科恒泰受集采影响
毛利率持续滑坡
在下周拟发行的新股中,国科恒泰目标为创业板,且其营收规模相对较高,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领域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在开展医疗器械销售业务的同时,还提供仓储物流配送、流通渠道管理、流通过程信息管理以及医院SPD运营管理等服务。
在运营模式上,国科恒泰开创的“一站式分销平台+院端服务平台”模式在满足下游快速响应的基础上,推动了高值医用耗材流通链条的扁平化。其在全国31个省市,建立了122个物流分仓,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配送网络,2小时运输半径覆盖全国约80%三甲医院,满足生产厂商、经销商及客户多批次、多品规、小批量、高频出入库的要求。
在产品线方面,国科恒泰与包括波士顿科学、美敦力、贝朗医疗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直接获得生产厂商授权的品牌数量从2020年初的73个增加到2022年末的113个,相应的授权产品线数量从2020年初的125条增加到2022年末的176条,产品型号较为丰富。
值得关注的是,国科恒泰近几年的业绩出现波动,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其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8.62亿元、58.47亿元、63.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50%、20.27%、8.7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1.80亿元、1.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50%、13.71%、-21.80%,可见,2022年,其增收不增利。
对此,国科恒泰表示,主要因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变动的影响,同时由于其平台直销业务的开展,其在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人员、场地以及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得2022年的运营成本有较大增长。
除了上述因素,带量采购导致产品降价,生产厂商及经销商利润空间均下降,也影响着国科恒泰的业绩变动。2020年11月,根据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其有Promus Premier及PROMUS Element Plus两款产品中标,报告期内,前述中标的两款产品在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10.66%、8.34%、6.93%,呈逐年下滑态势。综合来看,其毛利率在报告期内持续滑坡,分别为15.17%、14.14%、13.22%。
还需要警惕的是,集采加速了医疗耗材领域的国产替代,国际厂商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国科恒泰作为以销售国际厂商产品为主的商业公司,处境恐将愈发艰难。
原材料价格走高
朗威股份利润空间承压
朗威股份是一家数据中心机房及综合布线设备提供商,主要从事服务器机柜、冷热通道、微模块、T-block机架等数据中心机柜和数据电缆等综合布线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国内流量激增拉动数据中心机柜产品需求,朗威股份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亿GB,同比增长35.7%。海量数据也带来了大量的储存和处理需求,拉动了我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高速增长。根据科智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23%。
朗威股份在数据中心机柜领域居国内前列,2019年至2021年,其国内数据中心机柜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81%、11.24%、13.10%,在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机柜市场始终保持1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产品方面,朗威股份核心产品为数据中心机柜、综合布线产品及其他定制机柜,2022年,其数据中心机柜的收入规模有所下滑,下滑幅度为35.89%;综合布线产品产品收入有所增长,增幅为5.33%;其他定制机柜由于基数比较低,当年的收入增长则比较快,达到了218.88%,只不过此类产品整体收入占比比较低,仅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6.20%。
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朗威股份主要原材料占比颇高,报告期内,其生产耗用的原材料占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4.22%、78.84%和74.82%,主要包括冷轧板、铜线等。2021年以来,受国际政治形势、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在不考虑产品销售单价同时上涨的情况下,因主要材料价格上涨,其2021年毛利率下降了13.47%。
可见,朗威股份的毛利率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较为敏感,因此,如何规避原材料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其面临的难题。但报告期内,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1%、15.30%、16.00%,呈现波动下滑的态势,这或意味着其似乎并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已刊发于6月24日《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