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暴涨60点,突破了?牛市旗手批量涨停,这次牛市真的来了?

发布时间:   来源:元朝_Analysts

行情梳理

大逆转!早盘还死气沉沉的A股,在10点半后在大金融的带动下,三大指数集体暴动,涨幅均超1%,上证50涨超2%,沪指触及3144—3275箱体区间的上轨3280受阻回落,指数创2个月新高。

个股上看,涨多跌少,3600+股上涨,涨停50只;1400+股下跌,1只跌停,涨幅超7%的超100家,市场挣钱效益明显回升。


(资料图)

量能上看,两市放量上攻,全天成交949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84亿元,成交量创2个多月的新高。在内资放量上攻的同时,北向资金也加速入场,在7月25日净买入近190亿元后,今日全天再度净买入164.03亿元,分市场看,沪股通净买入83.8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80.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北向资金连续4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345.06亿元,创24周以来单周最大净买入。

盘面上看,板块跌多涨少,大金融股集体走强,一马当先,券商股掀涨停潮,中信证券、天风证券、中国银河、太平洋等10股逾涨停;消费股盘中活跃,零售股领涨,中兴商业、国芳集团涨停,贵州茅台涨超3%;房地产板块震荡走高,荣盛发展、城建发展、冠城大通、中迪投资涨停;汽车产业链个股探底回升,海马汽车、赛力斯等涨停。下跌方面,AI概念股下跌,知识付费t方向领跌,南方传媒跌超8%。

总体上看,市场再度上游权重搭台的局面,但题材股却迟迟不见唱戏。此轮大涨,资金为什么抱团顺周期领域?主要还是在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在7月24日的重磅会议上就进一步强调了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加速推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转向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同时会议上也罕见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顺周期方向率先得到资金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券商和银行等方,符合了近期资金抱团低价低位的逻辑,两者共振资金加速向大金融、房地产等顺周期板块流入。还有就是,以新能源、人工智能为主的题材股都是经历过大涨,同时套牢筹码也很多,资金再去拉升这些题材股大概率不大。

因此,顺周期符合低价、低位+政策利好加持下,大金融等顺周期板块顺理成章成为资金扎堆抱团的方向。

券商掀起涨停潮,这次牛市真的要来了?

7月28日,“牛市旗手”券商股领涨,申万券商指数大涨7.67%,创2020年7月3日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全天成交942亿元,创2022年6月15日以来单日最大成交额,资金明显强势进入券商股。

从技术上看,券商指数构筑了一个长达一年多的头肩底形态,今日大阳线触及了头肩底形态的颈线位附近,目前底部形态明确,后市一旦突破头肩底颈线位,有望走出一轮强劲的上攻行情。

个股上看掀起领涨涨停潮,天风证券、中原证券、信达证券、中国银河、东吴证券、首创证券、中信证券、太平洋、哈投股份、西南证券、国海证券、华创运信涨12股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千亿市值的中信证券上次涨停还是要追溯到2020年7月3日,随后券商走一波强势的上攻行情,当初的龙头光大证券走出12天9板的走势。这次中信证券市场有望再次走出一轮强势的上攻行情。

那么,此次券商大涨有哪些逻辑支撑呢?

首先,在7月24日的重磅会议上罕见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而在如何活跃资本市场上面,有传出A股T+0和降印花税的消息。

其次,当前券商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附近,截止7月28日申万券商指数的动态PE为20.62倍,近8年历史分位数为33.123%;PB为1.35倍,近8年历史分为为16%。同时,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板块的公募基金持仓处于极低位置。

第三,券商业绩逐步改善。截止,7月28日,共有22家上市券商披露业绩预告,行业净利润普增,多家券商扭亏为盈。从业务条线表现来看,券商自营业务全面修复。多家券商在业绩预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稳健上升。

第四,符合当下资金抱团低价低位的风格特点。从今日涨停和涨幅居前的券商股来看,股价普遍属于低价股,太平洋更是走出了4天3板的行情

因此,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加持之下,以及技术上构筑了头肩底形态,后续有望走出一波强势的上攻行情。但大涨后有回踩需求,回踩就是极佳的低吸位置。

关注:中原证券、西南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财达证券、东方财富。

指数大涨60个点,突破了?

今日上证指数大涨近60点,涨幅1.84%,最高触及3280附近,创2个月的新高,日K线上收出一根长阳线,把6月下旬以来套牢盘消化掉,那么指数突破了。

从运行格局上看,当前指数还没有打破3144—3280的箱体区间,但指数已经在区间上轨边缘即将面临突破。同时,5日均线上穿10、20日均线并且10日均线也在拐头向上超20日均线运行,下周一小幅回踩确认后,指数将打开上行空间,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8月行情值得期待。

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