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计算产业发展火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云计算是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且居于首要位置,以云计算为核心内容的云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和机遇。在此背景下,赛迪顾问与华晟科技(中国云城)携手于近日在“2021中国云城(余姚)数字经济峰会暨全球招商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云产业发展指数(余姚指数)》。
据介绍,《中国云产业发展指数(余姚指数)》基于云计算典型特征、结合云计算发展趋势,明确了云产业的定义和内涵:云产业以云计算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聚焦“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融合应用,指以政务云、工业云、医疗云、金融云、交通云、金融云等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具体来看,云产业发展主要涵盖云发展环境塑造、云基础设施建设、云发展能力构建、云融合应用和云未来潜力释放等,这也是评估云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
结合云产业的定义和内涵,从云环境、云设施、云能力、云应用、云潜力五个维度考虑,遵循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可行、可比的原则,构建了中国云产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云产业发展水平、层次和特点进行分析全面评估。
指数排名: 六个省份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正加速突破
2020年中国云产业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60.9,其中15个省(区、市)的指数高于平均值,整体看中国云产业已成为数字产业的典型代表,受到各个省(区、市)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的云产业发展指数均大于80,引领中国云产业发展。另外,中国云产业发展逐渐从沿海向内陆纵深发展,其中四川云产业发展较好,位居第7。
2020中国云产业发展指数排名
阶段分布:各地发展水平差距大,云发展呈梯队分布
从余姚指数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云产业发展的基础,各个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各个省(区、市)云产业处于不同的阶段。其中,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云产业发展相对全面,处于引领位置;四川、湖北、福建、安徽、天津等9个省份正加快布局云产业,处于追赶阶段;湖南、陕西、辽宁、江西、广西等8个省份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处于发展阶段;甘肃、海南、云南、宁夏、黑龙江等8个省份云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仍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线性拟合结果,总的来看各个省(区、市)GDP与云产业发展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大于0.6。云产业作为数字产业的典型代表,涉及云应用、云设施等,有力推动各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有效拉动GDP增长。据综合测算,云产业指数每增长1个点,GDP约增加千亿元产值。另外,同自身经济规模相比,一些省份(如贵州)的云产业发展水平呈现超前发展态势。
2020中国各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云产业指数的关系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1
重点区域:云产业集聚发展,四大核心区域优势明显
中国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四大重点区域呈现高度一致性,云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明显。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云产业发展指数为81.9,是中国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北京、广东作为云产业发展水平领先的两大省(市),云产业指数分别为87.9、89.2,分别带动辐射华北和东北、中南地区云产业的发展;四川云产业指数为78.2,在西南地区处于引领位置。
整体看,中国云产业五大能力的发展呈现一定的同步性特征,大多数省(市、区)云产业五大能力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进一步对比云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中云环境、云设施、云能力、云应用、云潜力五个一级指标的表现,可以看到在现阶段,由于各个省份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云和数字化转型,中国云应用的指数均值相对较高,达到了69.4;中国云产业发展环境指数均值为48.9,相对较小,部分省份缺乏云产业发展环境,拉低了中国云环境整体水平。另外,中国云设施、云能力、云潜力指数均值分别为64.8、58.3、53.7。
未来展望:云产业五大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各省(区、市)将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云产业相关政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人才的培育;加快5G规模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统筹规划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快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在教育、医疗、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社区服务等众多场景中创新智慧应用。
另外,在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需求驱动下,云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政府、企业、消费者端智慧场景进一步丰富,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应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云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云环境持续优化,营造创新发展氛围;云设施密集部署夯实数字产业基础;云产业蓬勃发展,构筑数字经济优势;云应用不断丰富,提升智慧城市能级;云潜力逐步释放,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记者 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