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任何时候做好安全工作都是“进行时”。抓好旅游景区安全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精准研判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压力、新挑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升“防风险、化危机”能力,确保景区景点安全运行、平稳有序。
一是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构建多重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工作牵涉面广、事无巨细,要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明确发展“底线”,设置安全“红线”,严抓共管,确保万无一失。一方面要深入分析本区域、本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强化风险研判、预警,做好安全管理统筹,建立隐患和整改台账,细化责任清单,积极督促景区景点自查自纠,建立企业风险隐患巡查制度和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另一方面,要做到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发挥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合力,构建立体化安全防线网;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及游客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人人参与、全员管理”的强大合力。此外,在信息技术等广泛运用的大环境下,应全面推进安全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优势,不断完善、提升智慧监管手段,实现智慧化监管。
二是强化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关注重点安全领域、区域。
提升安全保障离不开资金投入。旅游景区要尽可能地做到景区设施设备的周全配置甚至超前配置,不断完善景区内信息传输、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消除电话网络信息盲区,强化人员值班值守,动态掌握灾害天气信息,及时发布安全预警;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景区流量、游览管控、安全预警等信息,引导游客遵守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
同时,要有意识地做好重点领域、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如聚焦景区景点交通道路、超市商场、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消防、建筑等关键环节;做好玻璃栈道、缆车、漂流、游船、索道等重点旅游设施的日常监测维护和检测;加强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监管及时排查等。
三是组织开展演习演练,掌握风险排查处理的“真本领”。
景区景点既要着眼于游客安全保护制度建设,明确分流及安全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等,也要做好演习演练,确保危机发生时各项方案顺利实施。作为景区景点经营者,更应切实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生产工作事故处置能力水平,遇到突发险情时妥善处置,最大限度争取救援时间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