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7日,以“世界瓷都·自在德化”为主题的2021年德化全域旅游推介活动在福建省德化县九仙山举行。300余位旅游营销负责人及全国媒体记者实地采风,充分领略德化“名在白瓷、美在山水、魂在人文、富在旅游”的全域旅游风采。
自2016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依托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积极推动瓷旅融合,通过项目带动、丰富业态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走出了山区县“产旅融合、城乡协同”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高增长。2020年11月,德化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泉州市第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项目带动 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5月27日,德化县科技园“淘”瓷街和新秀园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着力打造“一城瓷器百馆游”陶瓷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令游客不虚“瓷”行。
据了解,科技园区是德化陶瓷产能最大的工业园区,有陶瓷企业200多家,陶瓷研究所45家,亦是目前德化陶瓷产品重要的集散地。去年以来,德化投资4500万元对科技园区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园区陶瓷文化品味,让游客在参观体验中“淘”瓷。
新秀园瓷艺村是中青年艺术家学习创作、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全新平台,总投资2.5亿元。新秀园艺术馆作为新秀园瓷艺村的公共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园区近百位艺人近300件作品。
“德化县把陶瓷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最大热点、卖点和亮点,向‘点’要深度、向‘线’要长度,串联精品线路;向‘面’要广度,通过项目带动,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说,近年来,德化县利用总投资163亿元的76个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了以石牛山景区为龙头的东线山水休闲旅游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的西线生态栖养旅游线和以城区陶瓷文化为依托的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其中,西线栖养度假旅游线立足健康养生、生态观光,将各村镇融入特色乡村旅游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如国宝乡主打文旅养生、美湖镇以古樟树王闻名、桂阳乡力推“寨见桂阳”生态康养,游客可以在佛岭村回味记忆中的乡愁,在涌溪村一览水寨美景,在美湖镇展开研学之旅……
丰富业态 延伸旅游产业链
身披五彩水幕,在乐舞中激情无限……5月25日晚,“春暖花开 璀璨瓷都”夜间灯光秀分别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和中国茶具城的古风夜市亮灯,璀璨绚丽的灯光刷爆朋友圈。“当五彩缤纷的光芒洒满陶瓷博物馆时,真是太美了。”来自泉州市区的张先生说。
据了解,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陶瓷光影秀场项目注重瓷都特色,打造一场光影陶瓷秀、一个夜间博物馆、一个陶瓷文创小夜市、一场陶瓷大师个展(或陶瓷主题展)以及一台文旅轻演绎;古风夜市灯光秀则打造了一场古风沉浸式的绚烂水幕灯光秀以及提供免费的汉服体验,让中国茶具城焕发出新活力。
夜间灯光秀是德化着力丰富的旅游业态。“近年来,德化积极推动‘旅游+’,不断创新产品体系,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昼游山水、夜赏陶瓷’的消费模式,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舍得花。”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林亮国介绍。
揉泥、手拉坯、上釉……在德化陶瓷工业旅游地,游客可以动手体验陶瓷制作过程,真切了解陶瓷文化。近年来,德化积极推动“旅游+工业”,依托全县3000多家陶瓷企业这一丰富的陶瓷工业资源,重点培育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如瓷生活文化馆、泰峰瓷坊等8家省级观光工厂,推进红旗瓷坊创建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基地,促进陶瓷从“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延伸。
德化不仅拥有深厚的陶瓷文化,而且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近年来,德化做足“旅游+文化”文章,培育了水口坂里省委旧址、上涌文化古镇、杨梅乡云溪村“过关”民俗等一批红色教育、养心禅修、民俗体验文化旅游产品,为德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布局陶瓷地标、陶瓷景观、陶瓷雕塑,把30.5平方公里的城区打造成为陶瓷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吸引众多游客观赏体验。
城乡协同 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呜呜……”一声声鸣笛,仿古小火车载着游客畅游乡村山水间。走进美湖镇美湖村,古樟公园里的千年樟树王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远处的田野、小桥、流水等浑然一体,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醉美田园风光”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美湖镇对美湖村的旧人民公社等历史旧址进行抢救性修缮,借助有轨观光仿古小火车,把美湖旧人民公社、大龙湖户外拓展基地、大龙湖漂流码头等原本分散的景点串点成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全面融入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美湖镇党委书记陈子苹介绍。
乡村旅游是推动旅游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德化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等自然优势,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大力推动民宿等产业发展,摸索出一条集旅游、乡村休闲、共享农业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德化县县长黄文捷说。
据介绍,德化县出台了“一清二整三美化”实施方案,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专项奖金,建立健全考评奖惩、长效管护、投入保障三项机制,创建了石鼓村、有济村、碧坑村、曾坂村等一批德化版“绿野仙踪”;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工程,建设一批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村,鼓励建设农家乐、农业庄园、森林人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村等。截至目前,德化已培育了19个省级旅游村、2个省级金牌旅游村,创建了2个省级旅游休闲集镇、1个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推动德化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脚下的曾坂村绿水青山、炊烟袅袅,一栋栋古厝老屋错落有致分布在山间,游人在河岸的观光步道散步。“谁能想到,以前这里是个无宜居环境、无幸福指数、无年轻劳动力的‘三无’空心村,石灰石矿坑污染严重。”曾坂村党支部书记曾华堡说。
随着2017年污染企业关停后,村里统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旱厕改造;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和垃圾分类,同时,建设木栈道、旅游公厕、休息景观亭;对荷花池景观及全村夜景进行亮化提升,建设稻鱼共生、稻虾共生、荷鱼共生示范基地500亩,打造荷塘月色灯光秀等;引进企业投资打造曾坂度假村民宿等项目,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有效增加当地村民收入。“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5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曾华堡说。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2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9亿元,旅游成了德化县除陶瓷产业之外的又一后劲强大的产业。
5月27日上午,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论坛在德化举办,国内专家学者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从政策解读、实施路径、运营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助力德化乡村旅游发展。
梁玉华说,展望“十四五”,德化将继续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旅游化发展,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打造“世界陶瓷之都”旅游目的地,把“世界瓷都 自在德化”旅游品牌打得越来越响,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德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