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城乡居民被抑制的文旅消费需求被持续释放,在跨省、跨国流动仍有不确定风险的背景下,周末短途、田园休闲的本地乡村旅游成为大部分人的优先选择。京郊文旅也在以区域“特色牌”回应城乡居民文旅需求,乘势而起。游船亲水、红色文化、探索自然等主题游为周边短途旅游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拉动乡村文旅消费复苏。今年7月19日,北京市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逐步恢复,接待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6.1%,实现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近九成。
近郊亲水 漫步河湖领略“水乡”风光
苍茫一水连空碧,浩渺烟波向翠微。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如今的大运河北京段。6月26日,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全部通航,“运河游船”成为不可错过的休闲项目。“坐在船上看通州有种复古的感觉,听着运河历史,看着两岸风光,吹着夏天的风,这听起来就不错吧。”趁着周末,体验过运河游船的丁鑫对此赞不绝口。
丁鑫体验的是运河游船的短途线,从二号码头出发至漕运码头往返,全程大约60分钟,途经通州奥体公园、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等景点,可以看到日新月异的运河商务区,欣赏东关大桥、玉带河大桥、北运河大桥等风格各异的跨河桥。今年6月28日,运河游船推出了长途线,二号码头出发到和合驿码头往返,全程大约330分钟,中途不停靠。
“我们统计了一下,从6月26日全线通航至7月25日,一个月内,运河游船二号码头接待了游客约8200人次,起航162船次,夏天尤其是暑期,游客还是比较多的。”京通大运河(北京)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主管宋京京介绍,一般上午十点半、下午三点半这两个时间点会出现小高峰,有排队现象,市民可以根据自己时间灵活避峰。
大运河北京段通航是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特色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支撑。2018年起,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交通委、通州区政府等9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到今年6月26日完成了北京段41公里的通航任务。
大运河通航治理与两岸景观提升、沿岸文旅资源开发三个配套工程是同步进行的,最终实现了游船通、景观美和特色游三位一体。“我们把纯手工捏制的面人等运河文创商品搬上了船,沿途还会有语音讲解通州漕运和京杭大运河历史,让游船全程变得更有意义。”宋京京说。据悉,大运河通航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目前,大运河河北廊坊段也与北京段同步分段试通航,明年6月游客将实现乘船至河北的愿望,实现京冀互联互通,远期还将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
运河游船是北京市打造“亲水”文旅品牌的缩影。在北京新版城市总规中,“水”字共出现了272次,规划将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水系打造成景观带,亲水开敞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随着北京市水环境治理成果凸显,北京市文旅局持续做好“水”文章,打造“亲水”文旅品牌。今年夏天,北京市文旅局还推出了19条“水漾的年华——漫步北京亲河湖享自然主题游”线路,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夏日休闲选择。19条亲水路线涉及北运河、温榆河、萧太后河、坝河、凉水河等19个河湖,送上了近水、亲水的“开胃菜”。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亲水”文旅品牌不仅有戏水的快乐,还有文化的底蕴。以今年推出的19条线路为例,“北运河·一支塔影认通州”亲水线中有通州区三庙一塔、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副中心绿心公园三个亲水点,通州古城历史和现代发展成果融进路线中;“漫步永定河·看景学农住小院”亲水线则设置了京西十八潭、谷山村景区、爨柏景区、爨舍四个亲水点,除了欣赏“飞流千里挂长川”的北方自然风光,还能深度了解传统农耕文明。文化和旅游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这些亲水项目不仅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凸显北京水生态治理成果的载体。如今水聚成景,人游其中,似乎在昭示实现北京“水乡”的愿景并不遥远。
悠然乐山 躲进深山“偷”得半日闲
北京市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山区占62%。山区一直是北京市全面发展的“制约点”,为此,北京市在2007年首创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破解山区发展瓶颈,提高山区统筹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山区利用特色产业、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发展沟域旅游。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餐饮、住宿、采摘、观光、沉浸式体验等,以品质文旅撬动京郊山区焕发无限生机。“神泉峡”“冰川绿谷”“四季花海”“古北水镇”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山沟沟,如同磁场一般,吸引着奔波忙碌的城里人。曾经的“穷山沟”也变成了城里人争相奔赴的“生态谷”,成为山区人民的“致富谷”。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西1公里处,与妙峰山景区遥相呼应的是神泉峡风景区。阳光明媚的夏日,来这里登山“吸氧”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是三五好友,有的是家庭出游,也有团体出行的“大队人马”,为寂静的山区增添了活力。“这里以前就是一个荒沟。”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介绍,通过发展沟域旅游,炭厂村村西的一处荒沟变成了避暑好去处神泉峡风景区。
炭厂村是一个以“烧炭”闻名的小山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烧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就退出了烧炭业。炭厂村曾经试图做过两次产业转型,第一次是利用山沟里的小地块以及开垦的山坡地,种植杂粮、豆类等,发展大农业,后又尝试转向林果业,大农业和单纯发展林果经济都没有带着这个小山村发家致富。两次失败后,沟域旅游为炭厂村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统筹提升,我们建起了神泉峡风景区,曾经的荒沟,变成了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沟道,炭厂村也成为门头沟深山区产业转型的成功典范。”邢卫兵说。
据悉,神泉峡风景区建立后,实行了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每位炭厂村户籍村民免费持有5个股份。同时,景区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果林管护、管水、保洁、售票、旅游接待、引导等多类就业岗位,使村民走上管理与服务岗位,实现劳动力的转产和就业。到2019年年底,炭厂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8万元,成功脱离了低收入村。
数据显示,京郊沟域中,共241个旅游景点、318个旅游度假村、639个观光采摘园,是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发展,沟域旅游景点不仅带动了文旅消费,为市民、游客在炎炎夏日带来了丝丝清凉,对京郊经济发展也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之旅 探寻乡村里的革命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红色主题旅游迸发式发展的一年。北京市文旅局联合美团正式上线北京红色旅游大数据。这是全国首个文旅部门与平台合作共享红色旅游大数据,目前北京首批85家红色旅游景区(点)已经入驻美团红旅大屏。北京各区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如房山区推出涵盖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在内的多条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延庆区推出“迎接建党100周年,重走平北抗战路”红色深度体验游线路。“打卡一个红色景点、重温峥嵘革命记忆”渐渐成为旅游的一种“主动选择”。
“我以前还真没认真了解过家门口的公园里有个红色景点,这次找了个周末仔细去转了转。”家住大兴区黄村的厉祥一家人趁着周末时间,来到了位于大兴区清源公园内的烈士纪念广场。大兴区烈士纪念广场由烈士雕塑、英烈墙等部分组成,其中雕塑人物以北京市大兴区6位烈士代表为原型,英烈墙由解放军渡江、群众支援前线、烈士英名录三部分组成,是北京市大兴区举行烈士公祭仪式的重要场所。“广场两侧的石碑上写了许多革命故事,我们一边看,一边给孩子讲。”厉祥说,“相比以前周末纯玩,这次可能觉得更有教育意义吧,也跟个风。”
大学生孙萌与男朋友到顺义玩的时候,顺便打卡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830米长的地道让她至今记忆犹新。焦庄户地道是焦庄户人民在与敌人斗争的战争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们把初期简单的隐蔽单口洞连接起来,在地道内设计和安装了单人掩体、会议室、水缸存放处、陷阱、翻板、碾盘射击孔、地道射击孔、猪圈射击孔等生活设施和战斗设施,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形成了南到龙湾屯、唐洞、北到大北坞的长达23华里的地道网。目前遗址开放了830米地道供游客体验。“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见实景的感觉还是不一样,是这次旅游的一个小惊喜吧。”孙萌说。
红色之旅现在自带流量,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为红色旅游买单。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与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深度融合,形成旅游新业态,在京郊融合效果更为显著。
北京市文旅局在建立红色旅游大数据的同时,也大力整合京郊红色旅游景点,推出了红色主题旅游线,涵盖了体验地道战旧址、探秘红色源头、感受革命传统、游历抗日遗迹、唱响红歌诞生地、参观航空博物馆、英雄烈士纪念地缅怀、探寻革命政府旧址等内容,串联起京郊的红色印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首都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把开展红色旅游与学习党史主题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红色文旅品牌。
田园亲子 在大自然中寓教于乐
近郊乡村旅游可一月多次往返,成为许多家庭亲子行的不二之选。京郊主打“亲子牌”的文旅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品质持续提升。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则是围绕精品民宿而形成的田园亲子产品之一。
延庆区千家店镇大石窑村的百里乡居,每到周末一房难求,在这里订房的基本以家庭为主。“百里乡居位于百里山水画廊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我们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打造了许多亲子项目,这也成为民宿的特色招牌。”百里乡居负责人王晓丽说。
据介绍,百里乡居的亲子项目分为免费和付费两种。探索画廊里、小小饲养员、手工彩绘、露天观影等常态活动全部入住客人都能参与,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深空揭秘、木鸟制作、骑行地质课等付费项目。
“丰富的产品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王晓丽细数了一组简单的数据,来百里乡居的客人一般都会参加免费的活动,大概10%的客人会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所有能参加的活动都参加,参加付费活动的人大概占比50%,小孩子最喜欢的项目位列前三的是深空揭秘、骑行地质课、小蜂农。
近年来,像百里乡居这样兼具品质与乡村特色的精品民宿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乡村民宿品牌达到699家,分为景区依托型、文化主题型、特色餐饮型、景观建筑型、创意创新型、亲子乐园型共六种类型。它们盘活了闲置农宅2000余户,吸引社会资本近百亿元,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京郊民宿品质,今年4月,北京市文旅局从餐饮出发,制定并印发了《2021年“大厨下乡”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作方案》,以培育乡村民宿从业者餐饮专业技能、塑造乡村民宿餐饮服务良好品质、打造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宿餐饮品牌为目标,深入挖掘京郊餐饮文化,推动时尚餐饮元素和传统餐饮文化相融合,培育更多有“味道”的特色民宿。(文/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