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71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中,除恒大汽车外,其余企业2022年度报告已经全部发布完毕(与上年相比,2022年新增零跑汽车)。
实际上,自2023年2月16日汽车之家率先发布年报起,在为期71天的年报发布周期中,人们经常能看到有关某些热门汽车公司的财报分析,其中不乏新能源热潮下,营收分别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大关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部分经销商集团的一蹶不振、造车新势力不同程度的亏损,以及传统大集团对合资公司的依赖。
近期,《汽车K线》也在同步推出部分汽车业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文章,现在,让我们通过对71家公司业绩的数据梳理,从整体上一览过去这一年,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的众生相。
(相关资料图)
1)乘用车板块营收上涨
2022年,71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5,953.83亿元,相比上年增长6,849.48亿元,同比增长17.52%。与上年相比,实现上涨的由54家骤减至39家,同时出现营收下降的,由14家增多至27家。
虽然营收收缩的公司数量接近翻番,但乘用车板块仍然是支撑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整体营收的绝对主力。乘用车整车板块合计实现营收25,906.12亿元,占汽车业总营收56.37%,与上年几乎持平,同比增长17.1%,是汽车业五大板块中,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与之相对应的,是汽车经销商集团板块和商用车板块。经销商板块合计营收5,587.35亿元,同比下跌5.61%,占比由上年的15.14%下降至12.16%。商用车板块萎缩更为严重,合计营收2,202.2亿元,同比骤降32.51%,在汽车业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同样下降了超过3个百分点,仅为4.79%。
零部件、新能源与智能化两大板块营收增速相对较低,且在整体营收当中的占比与上年基本保持不变。其中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2,859.08亿元,同比增长10.56%,增速仅次于乘用车板块,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为6.22%(上年为6.61%)。
资本市场上大热的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营收5,290.43亿元,同比增长1.49%,营收占比较上年的13.33%略有下降,为11.51%,略低于经销商板块。
2)新能源与智能化疯狂吸金
与营收表现相比截然相反的,是各个板块在盈利方面的能力。
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口径统计,总计70家汽车业上市公司中,共有49家实现盈利(上年为53家),21家出现亏损(上年为16家),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78.83亿元,同比增长26.33%。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明显高于整体营收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背后的支撑却并不均衡。
与营收情况相同,五大板块中同样有两大板块出现负增长。其中,乘用车板块的18家上市公司盈亏各半,而就在一年前,实现盈利的仍有11家。板块总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95.6亿元,同比上年的600.83亿元骤降34.16%。
与此同时,乘用车板块归母净利润在行业内的占比,也由2021年的45.21%骤降至23.56%。而这还不是最惨的,前文提及的经销商板块,不仅整体营收出现下跌,归母净利润同样创下行业最高跌幅。
与2021年达到144.84亿元的水平相比,2022年经销商板块归母净利润骤降72.33%,仅为40.08亿元。在行业内占比由2021年的10.9%萎缩至2.39%。行业存在感大幅削弱。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回想2021年,在10家经销商上市公司中,仍有多达9家能够实现盈利,但到了2022年,盈亏公司数量也回落至各占一半的水平。
形成强烈反差的,当然还是前些年备受资本追捧的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板块21家上市公司中,实现盈利的多达18家,与上年保持一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63.38亿元,较上年的443.67亿元暴涨139.68%,成为2022年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吸金能力最强的热门板块。
零部件板块相对稳定。2022年,该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增长14.56%,占行业整体的10.21%,较上年略有增长,板块内9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与上述其他四大板块相比,商用车板块从盈亏的角度来说的确赢了自己,12家商用车上市公司有8家实现盈利,较上年多了2家。总体实现归母净利润止跌回升,由上年的整体亏损10亿元,大涨至盈利4.39亿元。
只不过这样的成绩,放在整个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仅占0.26%,存在感甚至与归母净利润大跌的经销商板块相比,还差了一个数量级。
View of Autoskline:
一年前,《汽车K线》在分析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2021年财报整体数据时指出,曾经还能凭借超1,700亿元营收,排名行业TOP 5的北京汽车、中升控股,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热潮下面临着地位不保的挑战。
时隔一年,在2022年的行业营收排名中,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已经被来自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的宁德时代、立讯精密超越。
同样是一年前,从归母净利的角度能够发现汽车股两极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当时不少人发出疑问:中国汽车业的利润,都去哪儿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利润5,319.6亿元,同比增加0.6%,但汽车制造业利润率却较2021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至5.7%。
一年后的今天,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五大板块,同时归母净利润排名也发生了更为深层的变化。早在半年报时,上汽集团就已经将中国汽车业盈利能力第一的交椅拱手让给了“锂业双雄”(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和宁德时代,退居第3位。
到了2022年公布业绩时,上汽集团更是被比亚迪超越,勉强维持在行业TOP 5,但上汽集团的营收水平,却几乎等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之和。
无论与“锂业双雄”当中的哪家相比,都是其17、18倍的营收规模,而彼此间归母净利润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放眼2022年归母净利润排名前10的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虽然乘用车企业包揽其中6个席位,但没有一家归母净利润突破200亿元,与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相差甚远,而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甚至不足百亿。
近期,各家汽车业上市公司2023年一季报也即将发布完毕,完成新能源国补取消等政策切换后,汽车股何去何从?还请持续关注《汽车K线》后续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