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彭博预期23年Q1小米营业收入为597.8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30.08亿;小米通过裁员实现将本增效,23年Q1手机业务仍然承压,详情>>
(资料图片)
5月14日下午,小米集团 $01810.HK 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声明称,5月13日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陆续出现有关我司武汉总部35岁以上员工只保留10%的信息,经查皆为谣言。现公司法务部门已对相关信息进行取证,并上报有关部门。
此前,有博主称,“武汉某米第二总部:正式宣布裁掉90% 35岁以上员工。”这一表述被外界认为是小米武汉总部正在裁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小米总裁王翔曾表示,从2022年年初以来,小米就一直在降本增效。
跟其他互联网大厂一样,裁员就是最直接有效地降本增效的方式。据小米3月份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小米实现营收660.47亿元,同比下降22.8%,经调整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下降67.3%。全年来看,2022年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280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83亿元下降14.7%;经营利润为28.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0.28亿元大跌89.2%。
小米 $01810.HK 的Q4业绩下滑,股价走势低迷,5月24日,小米集团 $01810.HK 将发布23年Q1财报,这次财报能否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呢?
根据彭博分析师的预期,23年Q1小米集团营业收入预计为597.8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30.08亿。共有41位分析师参与评级,其中28位分析师给出买入评级。
从股价来看,小米集团年内先涨后跌,截至发稿,年内涨幅2.19%,已经回吐了1月的反弹幅度,市值跌破3000亿。截至今日发稿,小米集团-W报11.14港元,上涨0.18%,总市值2783亿。
小米 $01810.HK 营收主要分为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与其他业务四个板块。
智能手机部门主要从事智能手机销售业务。 IoT和生活销售产品部门主要销售其他自家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机、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AI)音箱和智能路由器)、生态链产品(包括IoT和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以及部分生活消费产品。 互联网服务部门提供广告服务及互联网增值服务。 其他部门提供硬件产品维修服务。那么,小米的本次Q1财报主要关注哪些方面呢?今天就带大家一一拆解:
智能手机业务为营收主力军,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0.3%。但从去年Q4的财报数据显示,“主力军”发挥并不佳。Q4智能手机收入 366.7 亿人民币,同比下降 27%,环比下降14%;手机出货量 3270 万台,手机ASP1121 元。主要因为行业总体疲软,由于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地缘因素和中国大陆疫情影响。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3%,跌至2.70亿部。虽然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差异仍然较为明显,但需求的下滑已开始趋于平稳。其中小米出货量 3050 万台,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8%,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位。ASP 方面,由于促销去库存等因素,预计仍将有小幅下降。毛利率方面,由于 BOM 成本下降、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保障,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
华泰证券预计二季度国内外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依旧保持低迷。一方面,公司坚持高端战略,将产品设计理念从配置堆叠转变为体验优先;另一方面,公司 1Q23 库存水平将恢复正常,叠加原材料成本的下降,预计其23年Q1毛利率将升至11%,并在 2023 全年保持稳定。
IoT与生活消费品持续推出新品(包括智能电视机、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AI)音箱和智能路由器),是除手机业务外的重要利润来源。22Q4 IOT业务营收 214 亿元,毛利率 14.26%。营收同比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智能电视和部分生活消费产品的需求明显减弱。
国盛证券预计小米国内AIoT 需求修复相对缓慢,AIoT 收入或将持续下滑。毛利率方面,预计 2023Q1 小米 AIoT 毛利率有望维持同比提升趋势,驱动力来自于 1)显示面板成本下降带来智能电视毛利率提升,2)产品结构优化,大家电等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我们预计小米 2023 年 AIoT 业务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国泰君安预计23年Q1收入约 160 亿元同比下降17.9%,毛利率预计小幅提升至约15%。
互联网业务为公司造车等新业务提供坚实基础,为基石业务。22年Q4 互联网业务营收 72 亿元,毛利率 71.5%。22Q4 互联网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下降主要系广告业务及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和毛利率下降。
华泰证券认为小米物联网和互联网业务依旧面临较大压力,预计23年Q1收入将分别同比下降 15%和 2%。东吴证券认为,2023年Q1,公司广告预装受互联网大厂降本影响,有一定压力;游戏维持较高增速,整体收入体量我们预期将维持稳定。国泰君安预计互联网服务板块 Q1 收入约70 亿元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样保持稳定。
小米 $01810.HK 宣布,其首款车型将于 1H24推出,并已完成冬季测试。22Q4,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投入 12 亿元,占全年创新业务投入的 39%,同时,截至 22Q4,公司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约为2300 人,相较 21Q4 增长约 1300 人。
根据公司公告,预计未来五年(2022 年至2026 年)公司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 1000 亿元。未来公司研发费用率中长期将处于缓慢上升态势,维持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不变。
据消息报道,小米 $01810.HK汽车已非常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一位北汽集团的内部人士曾告诉电厂,小米的造车计划得到了北京的大力支持,所获得的生产资质来自于宝沃——2022年11月,北汽福田在一则公告中宣布了宝沃汽车被裁定破产。宝沃的工厂是优质资产,拥有双重生产资质。小米如果成功接手宝沃的生产资质,不仅可以可以生产纯电车型,也可以生产增程式车辆。
华泰证券预计公司 23年Q1汽车业务支出在 15 亿元人民币左右,并在23 年逐季提升。小米在股票投资上的回报以及降本增效措施或将部分抵消其在汽车业务上的较大投资。
国泰君安认为,我们预计虽新业务有持续投入,但传统业务控费增效将是亮点,Q1 经调整净利润约 30 亿元同比+5%,若加回新业务投入等费用后将超 40 亿元,证明主营业务保持良性发展。
华泰证券预计小米 1Q23 收入同比下降 20%,非 GAAP 口径下净利润同比上升5%,其中智能手机,物联网(AIoT)和互联网收入同比下降 24%,15%和2%。基于SOTP 的目标价为 20 港币,对应 42 倍 2023 年预测 PE。维持“买入”评级。
国盛证券预计2023Q1 小米集团收入为 580 亿元,同比下降 21%,调整后净利润为 29 亿元,去除造车投入后核心经调整净利润为 41 元,环比实现回升。基于小米核心业务(剔除造车)15x 2023e P/E、结合投资价值,给予小米15 港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中信建投预计小米Q1总营收为 585.6 亿元。随着降本增效推进,预计一季度成本费用端将显著改善,毛利将有明显的同环比提升;剔除造车等新业务费用后,预计公司核心业务净利润为 42.9 亿。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