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终身黑白来源:雪球
昨天有个新闻,胡锡进发文说自己已经开户入场,成为新一批的韭菜。
他的投资能力不知道,但是这个阶段入市已经赢一半了。
(资料图)
每一个巅峰入市的人,可能短暂快乐,但大多长期痛苦,每一个底部入市的人,往往短期痛苦,但长期快乐。
尤其是波动较大的A股这是必然。
这个时候入市,显然时机上是正确的。
黑白能在股市走到今天,有一个重要原因,我是在熊市入市的,没有一上来就被赚钱冲昏头脑,误以为这个游戏很简单,然后在迷之自信中不断加注,最后亏光本金被迫离场。
股市低谷期入市,长期看赚钱概率大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一个投资人熬过了一次冬天,酣畅淋漓的赚过一次钱,才会理解坚持的意义,以后再次遇见熊市,也就更容易做到保持耐心。
如果我是2007年,2014年被牛市吸引,大概率会经历这么个过程,
一无所知——股市赚钱好简单——之前投少了,赶紧多投点——暴跌见识了股市的另一面——底部割肉再也不想看股市,并得出结论股市都是骗人的。
上周端午节,券商来给送了点小礼品,顺便闲聊了几句。
老哥说他从业十几年,第一次觉得这么难,手中3成的用户底部割肉卖出了,3成的用户根本不看账户了,虽然国内券商融资杠杆比较低,但也有不少顾客被强平了。
前段日子和一个做实业的朋友聊天,他说你们股民算不错的了,你们投的相对来说都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短暂的价格下跌,但是持有的份额没变,只要经济不整体崩盘,早晚价格还能上去。
而他身边很多自己创业的朋友,几十年积蓄已经付之一炬,那是彻彻底底的无法翻身了。
对于被强平离场的人,很可能也就此离开股市了,自然不会来看投资的文章,对于那些实业破产的人,未来经济好起来和他关系也不大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还能看黑白文章的人,大概率没被迫离场,大概率选择了在低谷期等待,现在你还在,你就已经赢了。只要你还在,就会有未来!
总的来说上市企业,尤其价值投资者持有的上市企业,质量相对应该算国内前列,除非整体经济彻底拉胯,不然总会有估值回归的一天。
这一次因为种种事件叠加,底部区间更难熬一些,但他也一定是底部,一定会过去。
你理性的想想如果你买的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下跌会暂时让你持有的市值减少,但不会让你持有的份额变少
当下不太好,但总的来说,资产价格也低。而未来我坚信经济能好起来。
悲观过后,都会再度上涨,但是每次悲观到极致的时候也有无数人被迫离开。
所以哪怕觉得当下很便宜,也别轻易上杠杆。
2020年3月的时候有一个大V爆仓,留下了一段感悟
每次市场底部,类似的信息都有很多,也有不少老股民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股市的规律却意外翻车。
这个时候你在股市,就已经赢一半了。
都说汇率影响股市,但其实昨天外资还是净流入的,当下更缺的不是一点钱,外面有大把的现金没入市,缺的是信心。
上周末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相比2019年增长了12.8%。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但是和2019年相比下降了5.1%。
今年的基本状况,经过过去三年,大部分人都是一个比较谨慎的状态。
首先一部分人收入本身就受到了影响,因此花钱肯定是更谨慎了。
同时呢,也让一些朋友意识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要比之前的预设高很多,因此也会增加储蓄应对风险。
当部分人开始减少消费,又会进一步形成负循环,一部分人减少消费,一些企业和店铺收入就少了,因此他们也只能被迫减少消费,又会让更多人收入减少降低消费。
任何一个底部都是因为坏消息多,在底部,你不可能看到太多鼓励你的信息,因为大多数媒体的职责就是报道当下。
《战胜华尔街一书》,书中有一段,对1990年美国当地新闻标题的整理。
从上面这些标题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想从外界获得正反馈是比较难的,因为大部分媒体所做的就是根据当下描述当下。
所以做投资我们不能和大多媒体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投资的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克服贪婪、恐惧、和懒惰。
1998年5月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演讲的时候说:投资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性格”合适,而不是“聪明”。
有一部分人的性格天生就比较适合投资,比如情绪稳定,比如相对乐观,比如欲望较少等等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这方面不足,那需要的就是刻意去改变他。
改变这些缺点的同时,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所以我们会发现,一般投资时间久且持续赚钱的人,慢慢的都会变的谦逊、保守、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相对乐观。
对于普通人来说,资金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也是塑造人生理念、理财性格的重要时期。
行情好的时候人是比较难成长的,天天正反馈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去修正自己,进一步说,也意识不到自己需要修正。
而熊市反而是人最快成长的阶段。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尼尔曾提出一个观点“节欲论”,大致的意思是。
“节欲论”,把未来的收益看做放弃当前欲望而“节欲”的报酬。西尼尔指出,“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
后来马歇尔用“等待”一词代替“节欲”,额外的收益来自于愿意等待的报酬。
人是否能够致富,差别就在于这个思维。
劳动者用放弃安乐和牺牲自由来获得当下相应的报酬,这样他们是愿意的。
但是如果他们当下付出了,未来才可能有回报,他们是不能接受的。
而有致富思维的人,能理解靠“节欲”或者说“等待”获得报酬,他们放弃眼前的享乐,节制眼前欲望,克服懒惰,并且有更长远的回馈思考。
这个世界上赚钱的方式有不少,但是既不用付出,又可以收获的一定没有。
投资不怕起步晚,最怕瞎折腾。
投资这件事情上,想和上班打工一样,付出一天就要一天的收获是很难成功的。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同时要保持理性,克服投机心理,坚持长期主义,这才是活到最后的根本。
要让自己适应这个游戏的规则,才有可能赢得游戏。
正如查理•芒格说:“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
既不能逆势保持耐心,又不能理性选择持仓,总和80%的人做一样的决策,又想有20%胜者的结果,自然是不可能的
为啥说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概率已经赢了呢,因为首先在决策系统上,你和追涨杀跌的80%已经不一样了。
其次没有被迫离场,至少证明你是注重风险的。
成熟的投资者一定是先注重风险,而不是为了利益忽略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首先考虑风险因素,在投资过程中知道如何管理风险。
如黑白常说的那句话:任何一笔交易的前提,是失败的结果你可以承担,而不是盲目的认为自己会绝对正确。
投资损失主要来自两种情况。
第一:买错、买贵股票,造成永久性的损失;
第二:买对、买贵股票,需要很多年来弥补过高的估值。
要规避风险,就是要买对企业,选好时机。
当下起码买贵的概率很低,错误的概率就减少了一半。
而买对上只要一个人比较理性,大概率也是不会犯大错的。
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在于人性。
几十倍上百倍PE的企业,其实不需要特别丰富的经验也能看的出贵,只要理性想想都知道他是昂贵的。
但是呢有时候我们无法克服人性,在贪婪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去做那些火中取栗的事情。
对于持仓的选择上,我们可能知道宽基赢的概率极大,但是又难免因为担心潜在收益不够,去选择看不懂的企业。
忘记之前是哪本书上看到的一段话:
投资需要,两个“勇于”
一个是要“勇于在较大的机会区域承担短期的风险”,这决定你是否能够赚到钱。
有时候一家企业我们明知道便宜,但是怕买了继续下跌,还想再等等。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跌了,觉得自己的判断正确,选择继续等,涨了,又觉得自己错过了最便宜的时候,不甘心以更高的价格买入,最终往往是错过。
另外一个是在大风险区要“勇于放弃眼前的利益”,决定你能不能把赚到的钱留下。
放弃看不懂的机会,是一个投资者最宝贵的能力,这个市场几乎每天都有股票不合常理的上涨,能够不懂不做,才是留下财富的根本。
另一种就是明明知道持仓高估了,但是他还涨,你要勇于告诉自己只赚能力圈内的钱。
短期快靠运气,长期赚钱靠能力。
我们应该思考的,永远是自己的投资逻辑对不对,自己对公司所做出的主要经营假设是不是正确,而不是短期的股价波动。
周天看到,锋谈慧语发的一句话“短线盯变量,长线看常量”
作为一名投资人,过度关注短期涨跌意义不大,长期是什么样才是关键。
每个进入股市的人,都体会过梦想一夜暴富,恐惧、贪婪、浮躁、患得患失等等。
客观和理性是成功投资者的共性。
理性的投资者通常乐观、用大局观思考,坚持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跟风买入。
而投机者总想着赚快钱,生怕比别人赚得少,放着大路不走,却总希望找到捷径。
资本市场在绝大多数时候,定价都是不合理的,要么太贵要么太便宜,我们要学会利用他,而不是跟随他的疯狂而疯狂。
任何一笔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概率和赔率之间做好选择,并且根据风险,做好合理的仓位配置,以及其他应对措施。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你能看到结尾,我相信,现在还在坚持的你,大概率已经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