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依托2020年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2021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做了主题报告。他说,智慧农业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互联网+”将赋予传统农业、落后农业、弱势农民奔向现代化征途的新契机,“互联网+农民”将造就一批“新农人创客”,“互联网+农村”将推动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改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互联网+农业”将带给“三农”新未来。
“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建设智慧农业的新型交叉学科,围绕着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来培养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认为,发展智慧农业应该注重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重视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规划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等“十强”产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市也提出培育高效农业等八大主导产业,提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篇章,作为双一流高校,中国农业大学 “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学科方向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有利于为山东省、烟台市提供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和产业人才,有利于推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气学院院长张漫介绍,烟台拥有15家涉农上市公司,通过采用“三段式”“双导师”的模式进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山东省及烟台市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核心区之一,烟台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2020年,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实施意见》,将烟台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以及具备烟台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箕展表示,围绕果业、蔬菜、水产、葡萄酒等特色产业,烟台市正将智慧农业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学科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办学基础,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依托,烟台市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新型产业新兴学科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为相关领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提供有力保障。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国内相关高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实践平台等形成了共识,提供了互相借鉴途径,推动了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了产教融合,带动了烟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是教育部批复设立的中国农业大学设在山东的教育科研机构,2020年烟台市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共建烟台研究院合作协议,推动做大、做强烟台研究院。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委会、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创新联盟(筹)主办。(记者 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