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减灾是一项造福社会的工作。随着国家推行“放管服”改革,防雷行业出现不少变化和问题,特别是防雷检测和市场监管方面,各方争议较大。8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活防雷市场活力,黑龙江省气象局积极探索防雷安全治理新模式,创新引入“信用+”管理模式,借用信息化手段,将信用机制嵌入防雷安全治理全流程,形成了黑龙江省气象社会管理新特色。
“扫一扫”防雷检测机构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防雷检测企业的重点信息,如:基础信息、处罚信息、信用承诺信息等等。这个二维码指的就是黑龙江省气象局正在推行的“码上诚信”信用招牌。
双方签约推进“码上诚信”(韩志鹏拍摄)
2021年初以来,黑龙江省气象局与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合作加强气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部门合力推进“码上诚信”在防雷企业中的应用。截至8月初,黑龙江省已有60%以上的雷电防护检测机构申请了营商部门的信用二维码。
据介绍,通过‘码上诚信’赋码防雷检测机构,气象部门可以共享3800多个省内各级政府部门报送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以及外省的黑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同时可以共享气象部门的信用信息。
绥化市气象局根据防雷检测机构的信用风险情况,按照分值高低设置“绿”、“黄”、“红”三色预警,对企业实行亮“绿灯”、“黄灯”和“红灯”操作,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对检测机构实施不同的抽查比例,不断加大信用管理在防雷领域的应用。
“起初,不在乎信用管理的企业很多,但是,一些信用相关制度陆续发布后,打电话咨询的企业多了起来。”黑龙江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王艳秋向记者介绍。
为了让无形信用变成有形约束,黑龙江省气象局坚持以防雷检测机构信用建设“一根针”,穿引防雷监管的“千条线”,构建起了从雷电检测资质审批、检测机构年度报告、检测活动质量核查等各个环节的信用监管链条。黑龙江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还联动在防雷检测机构和防雷重点单位中开展诚信经营宣传,鼓励各防雷市场主体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目前,黑龙江省有40多家防雷检测机构和800多家防雷重点单位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签订了守信经营承诺书。
通过宣传诚信政策和诚信知识,防雷市场主体与气象机关机构达成了共识,要通过信用管理淘汰扰乱市场的劣质企业。为加大信用管理效率,黑龙江省气象局还共享信用(黑龙江)平台信息,开发了黑龙江自己的掌上防雷自主超市小程序,建立了防雷重点单位、防雷检测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的线上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三方”面对面服务。
“通过在小程序上查看防雷检测机构的信用信息,防雷重点单位可以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中介服务机构,无疑这让信用真正得到了变现。”黑龙江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任绍臣说。(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王思聪 通讯员 张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