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永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3亿元,同2020年相比增长14.6%,两年平均增长7.6%,增速位列重庆全市第一;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4%;汽摩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特色消费品、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569.4亿元,增长31%。这一系列数据是永川产业转型升级成效的直观体现。
2018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永川高新区。虽然加入国家级高新区这个队伍仅3年,但永川高新区通过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创新创业生态优化、产城职创融合发展三大工程,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大基地,从一个以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基地,逐渐变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制造业基地崛起
2019年8月30日,长城汽车永川工厂竣工投产,国内首款乘用大皮卡“长城炮”正式下线。从2018年6月1日启动施工到整车下线,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国内全工艺汽车整车工厂建设的最快速度。
不仅建设速度最快,永川工厂还是长城汽车“5A”级智能化工厂,通过系统收集工厂底层设备数据,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可视化,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20%,而且使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
这一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良好配合带来了双赢。自2018年以来,在整车生产项目基础上,长城汽车又陆续在永川高新区成立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电子、车身覆盖件、内外饰等汽车零部件项目,并注册成立了11家销售、物流、售后等结算中心。2020年长城汽车整车项目产值117亿元,2021年1—6月长城汽车整车项目产值110亿元。而长城汽车永川工厂的快速发展,也为永川高新区经济转型,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永川缺少百亿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入,不仅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而且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许仁元说,不仅是长城汽车,东鹏陶瓷、雅迪电动车等百亿级龙头企业也纷纷入驻,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知名企业也相继在永川高新区建厂。汽摩及零部件、消费品工业双双迈上200亿级台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能源及新材料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长城汽车为依托的千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城、以高端数控机床为引领的200亿级中德智能产业园等“一城七园”主导产业集群正在逐渐形成。
据统计,永川高新区产数控机床产量占重庆的1/3,随着利勃海尔、SW等高端数控机床企业陆续投产,华中数控、迈雷特等10家数控企业获评高端数控机床生产企业称号,永川高新区在数控机床行业竞争力日益增强。
目前,永川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已逐渐由传统的煤炭、化工、冶金、建材产业,发展为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传统工业产值占比由66%下降到3%,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到35.9%。永川高新区2020年营业收入达116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108亿元,GDP总量达535.9亿元,R&D占比达5%,在2020年中国百强区(新城)中排名第51位。
创新政策叠加培育双创主体
在永川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不时会看到自动驾驶汽车驶过,还可以乘坐百度L4级自动驾驶巴士体验智慧出行。作为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这里不仅是我国西部地区应用场景最丰富、自动驾驶车辆规模最大的开放测试和示范运营基地,也是我国首个L4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和示范运营基地。
国家级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落地,重庆文理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重庆中关村智酷人才创新实践中心、渝西老年病临床医学中心等各级科研平台纷纷落地……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研平台引育力度,为永川高新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原动力”。
永川区科技局副局长邓骞介绍,通过引育加培育,截至目前,全区市级以上科研平台达92家,其中国家级7家,近2年累计增加32家。
永川高新区出台“创新30条”,加快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文理创谷”等一批双创集聚区,打造凤凰湖众创空间等一批双创载体,培育“永创汇”等一批品牌活动。截至2020年底,永川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7.3%;科技型企业达719家,同比增长49.1%。
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17年筹建试生产的企业,作为一家研发生产超薄玻璃的科技公司,该公司不仅加强自主研发,而且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重庆文理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推进成果的研发和转化。该公司2019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0年通过重庆市智能工厂认定,2021年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通过坚持政校企联合、产学研贯通,永川高新区激发了创新活力,加快推动成果研发、运用、转化效率。”许仁元介绍,2020年,永川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9%;全年新增授权专利1997件,2017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1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24件,是2017年的2.85倍。
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愿意落户永川?
因为这里还有一项秘密武器——人才!作为国家明确支持的西部职教基地,永川高新区将职业教育作为聚集人才、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引擎。2019年9月,永川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永川区委、区政府将职业教育交由永川高新区进行统筹,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产教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这在全国都独一无二。
为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2017年11月,永川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台“职教发展24条”,鼓励西部职教基地院校扩大规模、提档升级、产教融合。3年多以来,永川高新区累计兑现奖补资金8400余万元,建成投用新增职业院校2所、新增职教学生2万余人,新增校园建筑面积达26.3万平方米,新增实训基地11.5万平方米。目前西部职教基地职业院校数量已达17所,在校学生14.4万多人,规模在全国地级行政区中位居前列。
“我们在职业教育上,大力推行‘师资共享、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设施共享’,着力形成独有的职教与产业互促的发展生态。”许仁元介绍,他们专门出台政策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采用“订单、定向、定岗”“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等模式紧密对接,打造“永川工匠”品牌。职业院校先后与辖区企业共建“二级院校”10余个,开设订单班90余个,每年选派200余名教师到园区企业挂职实践,学校聘任43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200余名创业人员到院校任教或作创业就业专题培训。
除了校企合作,已有企业开始尝试直接办学。
“我们整个集团每年人才缺口达3—5万人。”重庆雅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华介绍,雅迪入驻永川高新区看中的就是永川高新区作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部职教基地,具有师资资源丰富、生源充足的优势。目前,他们已经启动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办,希望实现“产教一体、校企一家”,形成“招生即招工、学生员工双重身份、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教师和工程师双导师”的现代学徒制新模式,打造职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许仁元表示,永川高新区还将围绕产业链完善教育链,依托教育链升级产业链,鼓励设置一批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的专业学科,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目前,永川高新区每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学生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80%以上毕业生留渝就业。(记者 雍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