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春耕备耕一线扫描丨主打创新!北大荒田间地头耕作忙

发布时间: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4月27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张永刚 赵阳)提起农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黄历”。而在北大荒,这样的耕作早就OUT了,技术创新成为王道。广大农户淘汰了落后的耕种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看北大荒是如何“玩转”春耕生产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双轮驱动”跑出春耕加速度

春映大地,万物复苏。连日来,在北大荒查哈阳农场的水田、旱田、农机大库等地,施肥镇压、大棚育苗、搅浆平地、农机维护好不热闹,处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春耕加速度(央广网发 北大荒融媒体供图)

在这个农场的水田万亩无人农场示范区现场,数台智能平地搅浆机正在开展集中平地作业,停放在现场的新型高速插秧机和正在使用的远程智能闸门格外引人注意。

农场负责人邵学杰介绍,智能闸门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远程精准灌溉,而高速插秧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节本增效。“去年,我们农场引进的110台国产沃得骁2ZGF-6A型高速插秧机,作业效率是普通插秧机的3倍,结合标准化格田改造、水田联合体创建,已实现每亩节约成本3000元的目标。”邵学杰说,今年,农场计划再引进150台高速插秧机并全部投入到水田联合体中,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高速插秧机作业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80%,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1.2亿元。

而在农场大豆大垄高产创建示范区,农场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秦云鹏正在现场为前来咨询的种植户王宝军讲解大垄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通过大垄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把水肥利用率最大化,预计可使大豆亩产增加约133斤、亩增收300多元。再说玉米,亩产‘吨田’也成为现实。”秦云鹏说,去年,农场的旱田大豆和玉米攻关亩产双创历史新高,这都得益于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加持。

今年,这个农场将继续推广无膜浅埋水肥一体化滴灌项目,按照播、埋、松、封、接、管、收“七字”技术要领,落实改造面积3万亩。同时,深入落实“稳粮稳豆”要求,通过强落实、强科技、强标准、强创新的“四强理念”,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科技化水平,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更高更强的领域发展。

气吹播种显“神通”

“从播种速度和匀度方面相比,格兰智能气吹式播种机较普通播种机速度提高一倍,播种匀度落种误差仅1毫米。”近日,曙光农场第二管理区负责人王尧向种植户介绍了应用格兰气吹式播种机播种带来的好处。

气吹式播种机为春耕赋能(央广网发 北大荒融媒体供图)

今年,这个农场购置了5台智能电驱精量播种机,可实现“纵向+横向”的精准播种,可适用于保护性播种及各种地况,播种深度控制均匀一致,种间距控制精确,还能实现种肥同施。农场农技人员介绍,该播种机采用世界先进的气吹式播种机构,落种过程中,气吹系统将种子直接吹射入种沟,以达到高速播种的准确性,工作速度可达每小时18公里。在高速状态下,能稳定地将种子压入种沟,充分接触土壤,便于种子萌发生长,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提高保苗率。

今年,这个农场以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为思路、以提升智能农机应用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农机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为方向的提档升级工作。目前,全场农业机械共有2400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4.6万千瓦。下一步,农场将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等措施,加大农机具的更新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机综合水平和农业标准化作业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智能大棚为育种注入新活力

近日,记者在八五〇农场第三管理区智能化育秧大棚看到,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水稻秧盘,已均匀长满了嫩绿茂密的秧苗,农业技术人员正通过手中的电脑操控终端,对这里的秧苗进行通风炼苗。

近几年,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这个农场不断加速智慧农业发展步伐,通过新打造的水稻智能化育秧大棚,有效提高了育秧质量,在少人化、无人化作业中实现了新的突破。

“今年,我们管理区改造了8栋智能化育秧大棚,每栋大棚至少能节约开支200到300元。”第三管理区负责人张瑞说。

手机对大棚进行智能监测(央广网发 北大荒融媒体供图)

据了解,通过改造智能育秧大棚,可充分释放育秧时期种植户的管理时间,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实现水稻秧苗生长过程的智能化精确控制,有效确保了棚内秧苗全程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为孕育壮秧、保障水稻优质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农场将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无人化农场建设示范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逐步向全程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农业方向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