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8月24日正式发布。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规划》提出了1个总体目标和6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6个具体目标可概括为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两中心”即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生态系统更加成熟,更好满足国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两枢纽”即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基本确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两高地”即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金融人创新活力不断増强;金融营商环境高地更加凸显,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岀了由7个预期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包括金融市场规模、直接融资功能、金融开放程度、金融科技发展共4个维度,更加注重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促进直接融资中的作用,注重反映国际化程度,注重金融科技创新等最新发展趋势,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规划》还详细列出“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共44条涉及8个方面,分别是:增强对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与金融开放创新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将紧紧围绕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不断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支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为:不断健全金融“市场化”机制,支持多元化金融市场创新。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及注册制试点改革,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率先探索金融“绿色化”路径,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依托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和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率先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碳金融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加强金融“法治化”建设,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记者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