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革命老区 科特派主打 “红色基调”

发布时间:   来源:科技日报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色泽鲜红的果酱、气味香甜的果酒、果实饱满的水果罐头……时下渐入秋季,在丽水市青田县万山乡,上百亩覆盆子已停止挂果,但由此深加工的部分产品正持续热销。

近年来,万山乡兴起覆盆子产业,但销售方式较为单一,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自2017年4月作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派驻服务万山乡,浙江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夏其乐副研究员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藏物流方面的技术手段,支撑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

“万山乡是当年红十三军游击活动的重要根据地,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浙江游击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夏其乐表示,红色可谓万山乡发展的鲜明色调,红色文化与红色果实是科特派助力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抓手。

2018年10月,夏其乐赴万山乡陈吾寮村的青田县先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查看黄精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多元探索 延长覆盆子价值链

地处浙西山区、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的万山乡,森林覆盖率达到86.6%,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环境。

2013年,万山乡开始有规模试种植野生覆盆子,至2019年,当地覆盆子种植面积超 1000亩。

“覆盆子形似树莓,是食药同源的植物,开花后结的果实会经历青、黄、红三种颜色。”夏其乐介绍,覆盆子由青变黄时,采摘晒干可入药;由黄变红时,可作为鲜果采摘。

夏其乐说,当地虽地处高山,但仍会受到梅雨影响,一度影响覆盆子晾晒效率。了解到该问题后,设计组装了一条烘干加工线,确保药用覆盆子的产量和质量,稳定了农户收益。

位于万山乡孙阔村的五十步覆盆子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有150亩覆盆子,是浙江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示范基地,通过探索多元销售方式激发活力。

“每年春夏之交,通过开展覆盆子采摘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再为游客送上一袋由科特派设计的覆盆子礼盒,能起到不错的传播作用。”该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说,经科特派指导酿造并做质量检测,合作社每年通过酿造、销售覆盆子酒增加收益数十万元。

“当地乡民远离都市喧嚣,过着农耕生活,让人心驰神往。但是,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夏其乐说,万山乡仅4000多人口,劳动力不足加之资金大量外带,此前有不少良田荒废。

为此,夏其乐充分利用万山闲置山地,开展覆盆子标准化种植的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三年内新增覆盆子种植面积200余亩。

“覆盆子鲜果在食品工业中可以用于酿酒、制作果酱等,对制备工艺有一定要求,科特派主要指导当地农产品开发公司与合作社开展相关工作。”青田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逢覆盆子采摘期,企业与合作社会雇请数十名村民采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增收。

群策群力 激发山乡产业活力

结合市场行情,万山乡覆盆子种植效益快接近上限,科特派协助业主尝试多种经济作物种植。2020年,万山乡陈吾寮村的青田县先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设了面积10余亩的覆盆子林黄精种植基地,目前黄精长势喜人。

去年以来,依托浙江省农科院的专家资源优势,夏其乐联合当地农业企业筛选出适合该基地种植的多花黄精,大萝卜等农产品。“服务山乡,单打独斗不如群策群力,其中很重要的是要盘活专家同事们的资源。我们在推荐相关作物时,会考虑到后续销路问题,帮助试种企业提前对接相关展销农企,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夏其乐说。

近年来,万山乡党委政府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通过建立革命纪念馆,为乡里的革命遗址立碑、挂牌,还原革命斗争场景,修缮革命遗址,加大基础投入等一系列措施,推广红色文化,引导红色旅游,激发产业活力。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和科技发展工作,我们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宣讲农业科技发展成就和机技知识,目前已组织48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专家微宣讲’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讲堂搬到乡间、田野。”浙江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份,万山乡深厚的“红色文化”,就吸引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经夏其乐协调对接,浙江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于4月份赴万山乡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并与基层党组织签署“结对共建”协议,计划以食品所的技术全面支撑万山乡的农业发展。

“关注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难题之外,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参与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帮助当地把‘红色’产业做大。”夏其乐说,通过创新“结对共建”为抓手,研究所将更加系统、精准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科技强农水平,帮助培育能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新的增长点,高质量推进万山乡农业产业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