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瑜
我认清科学工作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我认清科技工作者所应该担负的光荣艰巨的责任。我们要从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有高度文化、高度科技水平的国家是和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觉悟程度、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摘自黄耀曾1956年12月《入党志愿书》
黄耀曾入党志愿书
1912年,黄耀曾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书香世家
从小受父亲和兄长在古文学上的熏陶
他诗词造诣很高
是化学界有名的“诗人”
少年时期的黄耀曾
17岁那年,他考入中央大学化学系
因优异的成绩和科研天赋
他得到了时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庄长恭的青睐
毕业后,他跟随庄长恭工作于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从事甾体化学全合成研究
从此踏上了他终生热爱的科学研究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
华东地区小麦的黑穗病,棉花的红腐病、立枯病非常猖獗
使得棉花和小麦的产量损失达到20%-30%
为了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难题
他着手研制有机汞种子杀菌剂“西力生”
分发到华东地区的种子杀菌剂
有效消灭了小麦的黑穗病和棉花的红腐病、立枯病
黄耀曾(右二)在工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解决我国抗生素只能依赖进口的状态
黄耀曾领导课题组进行金霉素的提取和纯化工作
以及金霉素的结构研究和脱水金霉素的全合成研究
就在研究工作胜利在望之际
出于国家“两弹一星”国防科研需要
他转而研制核武器制造中急需的高爆速塑料粘结炸药
他曾说
“放弃金霉素全合成研究,像失去一个儿子一样痛心,但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需求,责无旁贷。”
黄耀曾是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
他从理论上推断出胂叶立德比相应的膦叶立德反应活性高
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
发展了胂叶立德化学
他还成功地将固液相转移方法应用于胂维蒂希型反应
实现了第一例催化的胂维蒂希型反应
作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的中国首位获奖者
他对砷、锑、碲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耀曾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上世纪70年代
为解决飞机、船舶、坦克等国家重器的维修问题
他带领团队研制出140余种电镀液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耀曾(右一)在快速电镀液配方技术转移会上发言
他曾在诗中深情地写道
“心血甘抛铺作路,好教后学步青云”
他的学生
有的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的成为了知名企业家
“友朋磋切诉经纶,科技奋兴凭赤心”
这是黄耀曾《八十述怀》中的一句诗
他以一颗赤子之心
推动了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耀曾
1956年12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来源: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