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江 耘
“你们的基础科研是不是来自外部的专家?”“你们使用固定弹簧齿,秸秆多时如何有效实现株间除草?”“行间除草对行导航如何实现精准?”……不久前,浙江省“尖兵”榜单现代农业机械化专项的评审室内火药味有点浓,两组揭榜单位唇枪舌剑,就对方技术路线中的问题一一指出。
为了加快形成“谁能干让谁干、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今年浙江省科技厅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建立市场导向的立项机制。2022年度“尖兵计划”榜单中,开展立项评审方式改革试点。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同场竞技、相互质询。
“以往项目评审多为项目方汇报和专家提问答辩两个环节。”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项目在满足对标国际先进单位、具有技术指标和产品性能参数、开发出国产化替代技术或产品并实现量产等要求的前提下,最终仅能有2家揭榜单位的项目,进行同场竞技、相互质询试点。
和以往不同的是,两家揭榜单位同时在场轮流汇报,汇报完成后双方就对方技术路线相互质询,然后再由评审组质询揭榜单位,最后由评审组综合讨论形成最终意见。
现代农业机械化专项中的“中耕除草机”正是这次浙江省“尖兵”榜单中十场同场竞技中的一场。最为精彩的环节莫过于相互质询,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双方研究的采用同一个技术路线,所以提出的问题均十分尖锐,其中一方在对方“逼问”下承认某个技术指标不甚理想。
“这种形式就是真刀真枪地干,真正体现谁能干让谁干。”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同场竞技有火药味是好事情,才能把能干的团队和技术路线选出来。
同场竞技场上,除了竞争还有合作。“有些企业在了解对方技术路线后,发现双方存在互补性,现场提出合作需求,这也是我们所乐见的。”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说道。
“很有成效,双方都有压力,为我们准确评价项目的技术路线带来更好的参照。”一位评审专家认为,把真正能干的团队和技术路线质询出来改革才是好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