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四五”开展之年,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紧盯数字经济、智能环保高新、生态特色食品、现代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坚持项目为重、全域统筹、强链延链,数字经济成效明显,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区域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初冬寒风瑟瑟,而泸州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明德亨智慧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热度不减,产品不断下线。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强介绍:“自2018年量产后,公司每月可生产8000多万只石英晶体谐振器,年产10亿只,一个工人的年产值能达到100万元以上。二、三期建成和新技术研发投用后,月产可生产1.5亿只,每个工人的年产值能达到200万元。我们已与长虹、小米以及许多国外企业建立了营销关系,产品实现了‘零库存’,计划经过三年努力,达到‘单款产品国内冠军,系列产品国内前三’目标。”
明德亨智慧工厂入驻,帮助纳溪实现数字经济零的突破。纳溪区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和泸州市委、市政府三大千亿产业的战略目标,以泸州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产业”强力推进。全区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培育数字经济业态为重点,先后引进全国首条石英晶体谐振器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全国首个酒类行业特种巡检机器人生产基地等150余家数字经济关联企业入驻,形成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区域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被授予四川省“大数据融合发展创新区”,列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纳溪区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攻坚突破,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突飞猛进,白酒、林竹、特早茶、特色文旅等优势产业加速升级。2020年,全区GDP实现197.3亿元,同比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8亿元,同比增长13.2%。
纳溪区拥有97万亩竹林,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有优势,有底气。纳溪区抓住“限塑令”落地契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发展“以竹代塑”产业。依托西部国际高新林竹产业园,纳溪区积极招引竹制新材料、竹替塑产品、可降解产品、竹家居用品等企业,目前已招引11家与竹关联企业,每年能消耗80万吨竹子,占全区竹资源的80%。其中,“以竹代塑”项目计划投资5.6亿元,开发竹纤维替代塑料吸管项目,实现从“一根竹”到“一根吸管”的蝶变。企业已经与国际知名咖啡商签订意向合作协议,成为其全球供货商。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300亿支吸管,12万吨可降解吸管粒子材料,产值约60亿元,创造超过300个就业岗位。
从山东烟台到四川纳溪,千里奔波寻求发展热土,李强深切感受到纳溪招商热度。见面“两小时”敲定项目,10个月建成量产,让他感受到纳溪营商环境、全程服务的温度和“纳溪速度”。与李强一样感受的还有上海均和、重庆江涌、广州富力、中青通用等企业负责人。纳溪区紧盯数字经济、智能环保高新等新业态,以园区为载体,创新招商模式,招大招强,巩固经济发展后劲。
在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上,纳溪区运用告知承诺制、信用+行政审批等创新途径,让准入更宽,准营更快,准建更易;联合成渝区县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川渝快办”,实现更多政务事项异地咨询、异地受理、异地办结;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主动参与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建设,提升外资外贸合作水平。
此外,纳溪区充分发挥全省首个“零证明”城市平台优势,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大问计、解难题等活动,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落户、留得住、能发展。
近年来,纳溪新引进30个5亿元以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市外国内资金717.1亿元。永宁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国家EOD模式试点,四川颐高数字经济创新园纳入浙江·四川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交流重大项目,招引上海均和、广州富力、中青通用、重庆江涌等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纳溪。全区累计实施523个产城相融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9.7亿元,纳溪中学迁建(一期)、纳溪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等143个项目竣工投用,河东长江大桥、中国特早茶城等一批事关发展、惠民利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寻求产业突破,是‘十四五’期间纳溪区的工作重点。未来几年,我们将充分发挥纳溪区的比较优势,突出做好数字经济、新型材料两个百亿新兴产业;做大文化旅游、特色酒业两个百亿特色产业;做优服务业、农业两个百亿现代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纳溪区委书记谭荣兵说。(记者 戚原 通讯员 赵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