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近日出台《漳州市湾(滩)长制工作方案》,将全面实施湾(滩)长制,建立巡海巡滩制度。这不仅是漳州市为实现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湾资源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漳州向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迈进的扎实一步。在2021年临近尾声之际,漳州市全面梳理过去、展望未来,为助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展开了新的奋斗之姿。
过去五年——
各项事业综合提升,硕果累累
“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交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漳州答卷。”前不久刚闭幕的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漳州市委书记张国旺在题为《开启新征程 担当新使命 为把漳州建设成现代化滨海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底气十足地说出了这句话,其信心的背后是各项事业综合提升实效的强力支撑。
漳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完成十一届市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漳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整市域列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着力“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培育形成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古雷石化基地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建成投产,漳州核电、中沙乙烯等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2%,占GDP比重提高7.9个百分点。
漳州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并通过终期评估,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启用漳州通APP,全市94.5%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福建省率先成立台胞台商服务中心,台资实际到资额、对台小额贸易额位居全省第一,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实力考评位居全国第一,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
漳州着力提升城乡面貌,统筹推进老城区现代化提升和新城区现代化建设,龙海、长泰撤县(市)设区,形成“一城四区”、通江达海的发展新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4.8%,入选国家节水型城市,漳州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漳州持续改善人民福祉,扎实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定提质三年行动,2019年6月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域脱贫。漳州市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案例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编》;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事业进一步发展;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提升;平安漳州建设不断深化,“漳州110”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如今的漳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城市GDP50强;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获评中国美好生活十大“心仪之城”,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未来五年——
建好现代化滨海城市,信心满满
成绩是对过往工作的最佳注脚,未来的五年,漳州领导班子也同样有着清晰的规划,并已有序推进。就在今年11月,漳州市长王进足带队到龙海区调研,强调要聚焦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奋力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当好先锋、作好表率。
未来五年,漳州将围绕“发展高质量、城市高能级、生态高颜值、开放高水平、生活高品质、治理高效能”的奋斗目标,着重做到“七要突出”:
要突出工业主导,坚持不懈大抓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突出滨海格局,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特色风貌塑造,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壮大城市规模总量,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
要突出特色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突出内外联动,积极有效扩大内需,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要突出先行先试,深化经济领域融合,保障台胞台企权益,增进情感文化认同,探索漳台融合发展新路;
要突出生态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修复建设,切实守护漳州绿水青山;
要突出以民为本,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化平安漳州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展望未来五年,我们满怀憧憬;开启新的征程,我们信心百倍。”张国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漳州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漳州建设的新篇章。(记者 黄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