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鹅毛要拔干净,慢慢干,不要着急。”12月23日,笔者走进安徽肥西官亭镇黄店村老雁鹅养殖基地里,负责人李勇正在指导工人干活。时节已过冬至,室外天气寒冷,但是室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着,有的烫鹅,有的给鹅拔毛,有的在给已腌制的鹅进行晾晒。
“我就是这个村的村民,现在是农闲季节,正好到这来打工,活也不重,管吃管喝,一天八九十块钱,额外贴补家用。”正在给鹅拔毛的汤大军乐呵呵地说。
交谈中得知,2007年,因为思乡情结、小孩上学等原因,李勇决定从温州返乡,后经多方考察,决定养殖白鹅,经过不断发展,改良品质,更新技术,产业越做越大。今年以来,共孵化鹅苗28万多只,往外出售的活鹅有17万只,正在腌制加工的鹅有2万只。由于是改良的品种,又是放养,出栏期长达8个月,白鹅个头大,成品鹅每只都有十来斤重,品质非常好,市场上供不应求,生鹅能卖25元一斤,咸鹅卖35元一斤,基地年产值2000多万元。
“返乡创业后,选中白鹅养殖,养殖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过挫折。2007年,我投资8万元买来了200只种鹅和相关工具,第一年销量不错,基本收回了成本。尝到了养鹅的甜头,我在第二年又追加投资,将养鹅数量增加到2000余只。然而,由于没有大规模养殖的经验,这2000只种鹅不到几个月就病死了1600多只,损失惨重,家里父母、妻子都劝我不要再干这行了。”李勇说:“既然已经选择了白鹅这个产业,就要干好,我还年轻可以学,就坚持下来了。”
2011年,经过几年的摸索,摸清了鹅的习性,成品鹅的肉质品质越来越好,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13年,白鹅市场行情好,李勇当年靠养鹅挣了40多万元,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向他取经,学习养鹅经验,而他也毫无保留地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养殖合作社,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养殖致富的道路。该合作社采取“种鹅饲养、种蛋孵化、肉鹅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经济产业链模式,通过“合作社+周边农户养鹅”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农户种蛋提供、技术指导,并按不低于市场价回收,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共赢,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这几年白鹅市场行情好,我觉得不光要自己挣钱,还要带动村民致富,为家乡做贡献,村里有些人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生活困难,我就请他们来家里干活,教给他们养殖白鹅的技术,带动村民就业。农历10月中下旬是每年最忙的时候,平均一天用工30多人,都是周边村民,平均一年光工人工资就要花30万左右。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周边的人一起致富,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李勇真诚的说道。
官亭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陈兵表示:“近年来,官亭镇坚持产业先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黄店村的李勇返乡创业,推广白鹅养殖技术,带动了周边的村民致富。像李勇这样的创业带头人,官亭镇还有不少个,有经营稻虾共养的,有经营水果采摘的,都给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今后,官亭镇将持续加大对创业带头人的支持力度,不断引导更多的创业者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记者 吴昊 通讯员 杨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