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   来源:中工网

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靠的是技术,靠的是人才。在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而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

浙江省两会期间,4名来自非公企业的代表、委员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围绕拓宽从“技能强身”到“人才强省”的实现通道,提出真知灼见。

健全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动力机制

“职业教育能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浙江省人大代表、雅莹集团研发技术部经理张利华一直关注高技能产业工人的培育成长,今年浙江省两会,她就进一步强化企业职业教育责任提出建议。

去年,浙江“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被列为全国试点,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产改”的核心要义。《新时代浙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工作规划》提出,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张利华表示,发展职业教育是健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源头环节,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而现实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很难在短期内收益,并且校企合作前期需要企业持续在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的大量投入,而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不少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动力不足。

张利华建议,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法律约束机制,细化履责内容,同时要研究制定激励机制,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对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给予‘金融+土地+财政+税收’组合式激励”,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政策,解决好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动力问题。

“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地位,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优势。”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康奈集团党委书记蔡发荣告诉记者,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集群式发展,培育“新星”产业群。“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产业相对集聚,职业技能人才培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和优势。”他建议,建立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政府部门主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培养为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梯队建设。

发挥好工会的“看家本领”

在“产改”实践中,工会作为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履职担当,发挥作用。浙江省政协委员、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刘新宇向浙江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递交了《关于加快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助力浙江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建议。作为工会界别委员、基层工会主席,他在提案中着重提出了工会在推进“产改”、助力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思路。

“引领职工、服务职工是工会的主责主业,也是工会干部应该具备的‘看家本领’。”刘新宇分析说,高素质产业工人结构性短缺,尤其是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制造业的过程中,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要借“产改”的东风,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刘新宇表示,各级工会要不断提升引领能力,积极营造“技术工人有力量、技术工人有智慧、技术工人有地位、技术工人有前途”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一批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企业重视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刘新宇表示,要努力提高产业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产业工人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待遇。探索完善高技能产业工人薪酬、津贴和岗位分红等分配办法,使产业工人真正成为“扩中”的重点群体。在稳步提升产业工人经济待遇的同时,要让产业工人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选任方面,进一步加大一线产业工人的比例,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

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客观分析技能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拓宽他们的成长、发展通道,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浙江省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红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室主任徐建雄在建议中重点提到了“一本证”。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有别于学历证书的技能等级证书,赋予了技术工人新的生命力量。”徐建雄说,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对产业工人从事职业工种的资格认定和技能评价,更是产业工人通过技能成长实现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在培养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走访大量企业后,徐建雄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在中小企业,从业人数相对偏少的工种或分类较多、较杂的工种,技能等级认证存在不少困难。“比如说钳工,可以细分为修理钳工、工具钳工、装配钳工、模具钳工等;还有磨工,可以细分为外圆磨工、内圆磨工、平面磨工、数控磨工、绗磨工等。一个企业从事某一细分工种的职工人数一般不会很多,因为人数少,组织培训就遇到难题,评价部门也因为人员不足而无法开班考核认证,有的还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使从事此类工种的工人错失技能提升的机会。”徐建雄建议,将相关同类工种进行合并,提升技能等级鉴定的包容度,为更多产业工人提供成长、发展的通道。

对于徐建雄的建议,刘新宇提出了另一条思路,制定企业内部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水平、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拓宽技术工人成长通道。同时,打通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使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能够进入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行列,突破技术工人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邹伟锋 阮向民 张浩呈 潘仙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