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脱贫街”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离壬寅虎年春节不到3天,在云南省祥云县大山深处的下庄镇金旦村,一条被当地村民称为“脱贫街”的农贸市场里,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身着民族服装的群众正在购买年货,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金旦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彝家人都深深地明白,如果让时光倒流5年,或没有党的精准脱贫政策和各族同胞的守望相助,乡亲们哪会过上这么惬意的日子。在这虎年开春的美好时刻,就让我们去听听发生在这条大山深处的“脱贫街”的故事吧!

在祥云县,每周六是固定的“赶集日”,也被当地人称为“街天”。每每说到金旦村的这条小街,附近群众都不会忘记,这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带给他们的礼物。

2015年初秋,云南省住建厅挂钩金旦村,为解决各族群众远离集镇,商品交易难的问题,在美丽的中河边上投资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民族文化广场。想不到,仅仅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2016年初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恍然演变成了一条连接“两镇一乡五村”各族群众、位于彝山深处的小街。都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自从这条街建成之后,一年四季都源源不断地为彝乡脱贫事业注入着新鲜的血液,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金旦彝族同胞们都亲切地称它为“脱贫街”。

初春,金旦村这个偏僻的脱贫彝村,山箐里、背阴处,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退,中河边的柳树却早已吐出一个个翠绿的嫩芽,抽出一根根青翠的枝条。河堤两边,成片的油菜花,金黄灿灿、随风翻涌,无数只蜜蜂在花丛间飞来飞去。沿着柳条与油菜花点缀的河堤望去,省住建厅帮助金旦村新修建的农贸市场上,好一片吵杂繁忙的景象。原来当天是周六,是金旦小街每周一次的街天。再过十多天就要过年了,与数百年来金旦彝族儿女要人背马驮地把自产的柴火、山草、野生菌、土鸡蛋从山里运往相距17公里以外的下庄街出售,换成钞票后再去备办年货不同,今年,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金旦村的彝家人在自家门前就可做成生意和买卖了。

自从2015年秋天开街以来,这条位于金旦村的小街日益热闹繁华,服装、糕点、农具、化装品……应有尽有。与外边进来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们相比,当地的彝族同胞卖瓜果蔬菜、核桃、土鸡、土鸡蛋、土蜂蜜……一点都不逊色。彝族乡亲们把自家的特产换成一沓沓人民币,再去购买心仪的衣服、糕点、儿童玩具等年货,一个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因为这条街上销售的土鸡、土蜂蜜味道正宗,价格还比外边的集市稍低一些,不少附近村民也都来金旦村赶集。从祥云县下庄镇下庄街村来到金旦村摆摊卖服装的张大姐开心地说:“金旦小街开街后,我们每个‘街天’都来,这里的东西好卖,山区人淳朴老实,我们的价格也很合理。今天我已经卖了十多件衣服了。”正说着,一位彝族小姑娘要来挑衣服,张大姐开心地忙了起来。因为有了这条小街,生活在彝族山寨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盛夏时节,中河的河岸两边杨柳依依、翠竹成林、稻田环抱,山雀、鹦鹉停落在葱绿的柳枝上、竹林中和不远处的玉米地里,不绝于耳的鸟鸣声为这个美丽的彝族山寨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最活跃的还是要数河边那条到了深夜还不想沉静下来的“脱贫街”。

清晨,虽然没有外边的集市那般热闹,但是卖瓜果蔬菜、新鲜肉类、石膏豆腐的农户已有不少。到了中午时分,随着大清早就带上干粮去深山老林找菌子、蘑菇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从山里归来,来自各地的野生菌采购商早已云集小街的各个角落,还没等气喘吁吁的村民把当天新采摘的香菇、木耳、鸡枞、牛肝菌、青头菌、干巴菌、鸡油菌、虎掌菌、老人头、奶浆菌等五花八门的野生菌放下,采购商们就争着出价收购。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村民的打歌声……金旦小街越来越热闹了。

到了傍晚,金旦小街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早已聚集了大群村里的男女老少,随着悠扬的芦笙响起,彝族阿哥阿妹们载歌载舞,用传承了千百年的彝家习俗——打歌,来欢庆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美好生活,金旦小街已然成了一座彝山深处幸福欢乐的“海洋”。(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世祖)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