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脱贫街” 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位于大山深处的云南省祥云县下庄镇金旦村里,一条“小街”日渐兴起。每周六——当地固定的“赶集日”,这里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这条“小街”是由金旦村对口帮扶单位云南省住建厅支援建设的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民族文化广场。“小街”自建成后,为金旦村这个彝族同胞聚居的山区村的脱贫事业注入着新鲜血液,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脱贫街”。

中秋,河两岸的稻谷开始成熟。送走了热情如火的夏季,山村的气温在一场场秋雨中渐渐凉爽起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金旦村的“脱贫街”上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不少摊位还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月饼。

在这样一个春华秋实的季节里,金旦村的红辣椒、秋豌豆、玉米棒子、核桃、板栗都熟了。“脱贫街”的空地上停放着好几辆农用小卡,红辣椒、秋豌豆的采购商们正忙着称秤、过磅。刚刚售出自家种植的农特产品的彝族大哥大嫂们,数着手里一沓沓百元大钞,脸上露出了甜蜜蜜的笑容。彝家人的核桃、板栗,还有秋天才会长出来的铜绿菌、松茸、茯苓,因数量稀少,成了街上的抢手货,买卖双方都不太讨价还价,很快就成交了,街上一片繁忙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

金旦村党支部书记李世登介绍,为了增加群众收入,金旦村在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的同时,从2016年开始培植了花椒、秋豌豆、蚕桑等新兴产业,还在离村庄约一公里的山坡上建起了畜禽养殖小区。通过发放苗木、种子、化肥等款项和提供种养户专项补助、技术指导等,将本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其中,带动增收。如今,村里的脱贫户通过发展产业、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深冬,河畔的杨柳、草木日渐凋零,汩汩流淌的中河似已恬静地“睡着”了。与静悄悄的冬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在河边、依然热闹繁忙的金旦村“脱贫街”。

在冬至之前的最后一个“赶集日”,不少外地村民来到金旦村的“脱贫街”销售糍粑等自制的特色美食,街上飘着淡淡的糯米香。当地的彝族阿哥阿姐们也“不甘示弱”,用洪亮的吆喝声向来往村民推荐自家生产的土蜂蜜等农特产品。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金旦村通往外界的弹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并与周边的大小仓村、祥云县东山乡新郎村、干海村,普淜镇石门村、云里厂村连通了起来。村里的“脱贫街”也渐渐成为大山深处一个交通结点,来往的车和人数量一天比一天多,昔日冷清的彝家山寨不知不觉中变得热闹起来。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省住建厅又投资新修了一条6米宽的环村公路。到了周六“赶集日”,这条新修的环村公路又延伸为“脱贫街”的一部分供前来摆摊的村民使用。

今年已80岁的李渭然老人,从小在金旦村长大,年轻时当过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大队干部。如今,他义务承担金旦村李氏宗祠的维护员兼导游。李渭然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以及我们村的帮扶单位省住建厅的支持下,我们村一天一个样,特别是这条街,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自家需要的东西,又方便,又便宜。”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的春风吹进了山沟沟,金旦村的道路变宽了、房子变新了、产业变多了、生活环境也变美了,更重要的是彝家人的腰包变鼓了,彝族阿哥阿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世祖)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