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富:余热未尽献 老骥不偷闲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姜驿乡,陈明富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烟农,对陈明富更是再熟悉不过了。陈明富与姜驿乡的情缘可谓是丝丝缕缕绵延不绝,他与姜驿乡的故事更是说来话长。

奋勇争先担使命 拓荒耕耘老黄牛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2017年,元谋县烟草公司派驻姜驿乡的帮扶工作队到挂包的姜驿乡画匠村进行驻村帮扶。这年,55岁拥有19年党龄的陈明富服从组织安排,决定回到从小长大的姜驿乡驻村扶贫。“姜驿乡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回去扶贫,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负的责任,也是我作为一名家乡人应对家乡亲人应有的担当。”陈明富坚定地说。

虽然作为本地人且对当地村情民情有一定了解,但陈民富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要为群众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真正使群众增收致富。心诚身沉,在驻村工作中,陈明富认真了解村情民情,刻苦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在驻村过程中,了解到画匠村的产业单薄,结合当地实际,陈明富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他们。“一大早下着雨跑来地边看我们放肥料,担心我们放太多、放错位置,把苗烧死。”画匠村的村民秦明海回忆说。陈明富还根据元谋县气候利于水果种植的特点,带领村民种植水蜜桃,他自学种植技术,从种植、浇水、剪枝、嫁接,蜜桃生长的过程他无一缺席、村民们遇到的种植问题他也倾囊相授。

说到对陈明富的印象,画匠村民们说到最多的是他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像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画匠村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他的身影:抽水、教种树、教养殖、修水窖……在村民心中,他是全能型“多面手”。“又苦得,又干得,又关心我们,有什么不会的问他都会帮忙。”画匠村一位班子成员这样评价他。

春蚕到死丝方尽 人至期颐亦不休

驻村扶贫两年的期限到了,但陈明富舍不得离开。扶贫产业才刚有起色,乡亲们也才刚刚鼓足了致富的劲头。陈民富有很多东西放不下:村民们新种的蜜桃还没完全挂果、精准帮扶工作还很多要推进。他继续留了下来,他说:“这里有我的‘根’。”

在三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中,陈明富始终兢兢业业奔走在扶贫一线,始终以党员的高度政治自觉要求自己。面对群众对扶贫政策的不理解、对扶贫干部的满腹牢骚的,他忍辱负重,决心用行动感化群众。对不符合政策、未纳入帮扶对象的,他多方面做工作,解释政府政策;对与驻村工作队矛盾较多、不配合工作的,在家人突发疾病后,他组织公司发起捐款,为村民送去救助款。陈明富还积极争取公司的扶贫政策:产业帮扶补贴猪、牛、羊等家畜,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发动公司职工购买土鸡蛋、青豌豆、火腿、生猪肉等农副产品,为村民们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今年的年前大采购马上也要开始了。”元谋县分公司的党总支副书记期待地说。每年的年前大采购似乎成了元谋县公司的一个传统。

用陈明富的话来说:“哪怕能够有一点点帮助到他们,我就很欣慰,他们能赚钱,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价值!”

一息尚存需努力 留作青年好范畴

2019年6月,按照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年龄不超过55岁,已经57的陈明富不得不撤离姜驿乡,回到公司。这时,接他班的李华瑾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女孩,陈明富又留下了一个多月做好交接工作将其带上路才离开。“陈老在工作中非常认真、踏实,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教我怎么和村民聊天、怎么打开话题、怎么和村民相处,怎么开展工作……”李华瑾说,“即使他回公司了,遇到问题需要他帮忙,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回来。”陈明富虽然退出了驻村帮扶工作一线,但心挂姜驿村民、心系姜驿振兴。

在陈明富“老黄牛”精神的引领下,元谋县公司在姜驿乡已经派驻了第二批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为霞满天,桑榆未晚,老有所为,夕阳正红。59岁即将退休的陈明富仍然坚守岗位,发挥着余热。(记者 郑义 通讯员 贾茹安)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