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徐念沙表示,加大力度支持和推动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开拓创新,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长期观察中国经济会发现:一些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指标,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等均快于GDP增速。这背后,既有大企业转型升级的功劳,也离不开新兴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支撑。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在保持数量规模、市场活力、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自2019年以来,已经培育了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工信部迄今共发布了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共有449家单项冠军企业、398个单项冠军产品。
徐念沙介绍,“专精特新”中的“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6.4%,平均拥有发明专利近12项。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徐念沙认为,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将为优化机械行业企业梯队格局,增强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为此,他建议,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首先,对重研发、重技术的“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还要鼓励资本市场酝酿上市融资绿色通道,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通过培育和扶持,以期提升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产业链配套协作体系,加快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其次,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上下游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创新型科研项目。要细分行业资源,引导中小企业向细分行业的“专精特新”发展。各级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制定团体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严格执行标准,树立标杆企业,促进健康发展。
最后,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服务是基于本地化的竞争优势,所以服务创新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因素。机械行业大多是面向制造企业而非终端客户,如果能够从“设备供应商”到“运营服务商”,将服务延伸到终端客户,为客户输出一个包含厂房、设备、专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完整工厂,最大化的挖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将设备的一次性收益转变为长期收益,将单一的销售收益拓展到客户的综合性服务收益,既实现了客户收益最大化,增加了客户的黏度,又可以抵御外部经济环境波动造成的设备投资波动的风险。这种模式能够让一些对国产设备性能缺乏信心的国际客户消除顾虑,并建立示范效应,快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记者 张春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