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物管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可谓波澜壮阔。
2020年,物管行业先是上演了一轮上市热潮,一度被称为地产的“未来”;在地产承压之际,物业又被摆上货架,收并购规模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跌宕起伏之间,顶着高估值的物业公司开始走下神坛,股价回调、PE倍数腰斩、市盈率下降的现象不再罕见,资本市场对物业板块的想象力快速消退。
经过大洗牌后的物管市场,未来还有哪些机会?财经网特别对话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系主任程鹏,解读物管行业的危机与变局。
全国4%市占率是规模临界点
见到程鹏当天,恰逢2022年首支物业股金茂服务登陆港交所。但从其首日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对于物业公司上市的态度已然转变,并不像两年前一样备受追捧。
“这是正常现象。”程鹏认为,从整个物业板块来看,只经营住宅类基础服务的物业公司是不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可的,因为住宅物业费的价格是由服务群体中较低购买力来决定的,物业公司不得不面临物业费上涨困难,而服务成本不断攀升的困境。“没有太大想象空间的企业,怎么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
他表示,若想扭转这种现象,物业公司必须开拓非住宅类的服务和增值服务,这就包括商业、医院、学校等业态,甚至是城市服务。因为非住宅物业和增值服务的价格是可以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调节的,所以头部物业公司必须要走通这条路。
而这或许可从华润万象生活的表现中窥见一二。在已上市物业公司中,包含商管业务的华润万象生活市盈率最高,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华润万象生活市盈率超过46倍。
程鹏分析指出,但凡想要表现比较好,物业公司需要具备三方面能力。
首先,管理面积要够大。从物业收入公式角度而言,单位面积收费一定的情况下,面积越大,收入越高。
他提醒,这并不意味着规模越大越好。当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也会对企业管理造成巨大挑战。因为物业服务具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特征。比如,北京市场提供的物业服务,可能在成都市场就不被认可;西南市场提供的一些特色服务,放到上海也不一定适合。
“对于一家物业公司来说,能够对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均有深刻理解,然后提供不同的服务,这对物业公司本身就是个挑战。怎么有效管理?怎样把总部对行业的理解快速传到基层实施,建立有效的企业管控是要花很大成本的,而无序的扩张反而会不经济。”
程鹏认为,这个规模界限应是4%的市占率。如果以中指院、中商产业院预测的2021年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管总建筑面积266亿平方米计算,单个企业规模上限为10.64亿平方米。“按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的物业公司还有一定的扩张空间,这也是龙头物业公司不断收并购的原因之一。”
其次,公司服务的综合供给能力要足够强,物业公司商业模式是典型的集成商模式,该模式核心要素就是物业公司能够深刻理解甲方需求,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最后,服务业态要足够丰富,通过多样性业态可以弥补可能产生的亏损,使得公司能够高速转下去。“但是不会有物业公司什么业态都擅长,如果在非住宅物业中有2-4个服务业态能够在市场占有竞争优势,就是很厉害的物业公司了。”
程鹏称,如果今年龙湖智创生活、万物云完成上市工作,就意味着龙头物业公司上市资本化基本结束。上市是物业公司真正迈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行业接下来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各家企业各显其能。重点看企业能否在开拓的业务中取得突破,真正完成转型。“只是,这个过程还需要大约5年时间去调整。”
资源和能力是两大抓手
虽然物业的重要性自疫情以来日益增长,但直至2022年开年仍未摆脱被摆上货架的命运。
对此,程鹏认为,在困难之际,地产商选择把物业公司卖掉,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对房子来说,物业公司更容易变现,而且资本市场的估值也比较理想。另外,土地仍然是地产商的根本所在,物业业务还没有上升到地产集团最核心资产的位置。这也侧面说明,物业公司真正的核心能力还处于不断构建的过程中,物业公司未来需要不断增加自身能力。
企业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关键抓手:资源和能力。如果能力不够,就要从外部高价竞聘一些高管或者高精尖人才来弥补能力的缺失,就要强化内部员工的培养和锻炼;如果资源不行,就要快速弥补短板。
“因为现在留给头部物业公司保持自己位置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年了。”程鹏以收并购为例分析,现在市场上一系列的收并购,并不仅仅是围绕着发展维度展开,而是以保持行业头部位置的生存维度展开。
他直言,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物业公司,就不能存在太明显的业态短板或者地域短板。比如,某个区域是拥有1亿人口的物业服务大市场,无疑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快速切入是一个理想的方法。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财经网
优质内容推荐
疫情再次反扑!常州楼市“金三”难再续,接下来怎么走?收益涨5倍!江门首个村级工业园改造!还有这些园区迎来爆发?杨柳互通立交预计今年全部完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