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应加大力度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畜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起着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发展畜牧业需要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和引导,需要各类市场主体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更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商银行支持畜牧业发展,既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市场空间的内在要求。当前,农商银行应立足自身定位,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掌握需求,加快创新产品,持续提升服务,完善保障体系,全力支持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要精准掌握需求,拓宽金融覆盖面。全面了解、准确把握畜牧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金融需求是开展有效金融服务的前提。农商银行应充分发挥网点遍布城乡及人缘地缘的优势,对当地畜牧产业及各经营主体开展全面的调查。一方面,强化走访对接。深入城乡一线,通过专题推介会、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区域内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物流运输、兽医兽药等生产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种养大户,对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等进行逐户登记建档,切实将市场及客户数据做实做细。另一方面,强化多方联动。加强与各级畜牧部门及畜禽协会的对接合作,建立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及时获取畜牧企业、产业集群客户、养殖大户等名单和金融需求。定期举办对接交流活动,联合开展业务培训,了解畜牧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协助破解融资难题。此外,依托城乡网点,通过走村入户及电视、广播、移动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产品和优惠政策,切实满足畜牧产业的融资需求。

二要加快产品创新,提高融资可得性。聚焦畜牧产业融资主体抵押物不足以及生物资产抵押监管难度大、服务成本高、客户获贷率低等问题,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强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型。一方面,完善信贷产品体系。结合实际情况,稳步开展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资产抵押等业务,积极将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活体畜禽、养殖圈舍以及农业商标、保单、应收账款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提升融资能力。同时,结合畜牧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匹配不同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的资金需求,开发循环使用的信贷产品,并根据客户实际,对额度、期限、利率等进行适当调整,提高产品的灵活性。此外,适当放宽传统抵质押物要求,将发展能力、信用记录、偿债意愿等纳入授信评估范围,积极为经营稳健、信用良好的经营主体开展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等业务,满足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担保方式,共同搭建融资增信平台,在贷前增信、贷中担保和贷后风险补偿等多个环节发力,破解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题。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其带动的家庭农场、农户等提供担保增信,构建发展共同体。

三要持续提升服务,增强支持全面性。将金融服务与助推畜牧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提供综合服务,支持畜牧产业链条延伸,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和规范提升,切实增强发展能力。一方面,支持产业链条延伸。引导建立畜牧业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合作社、养殖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跟进的发展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增值。同时,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提供支付结算、融资咨询、投资理财等全流程金融服务,提高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提升发展能力。联合本地畜牧局、专业研究所等,加强与各经营主体的沟通联系,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帮助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科学饲养、定期防疫, 同时,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对经营规模较大、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经营者,加大授信额度,帮助寻求发展项目,提供信息,推销产品,切实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

四要完善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有效性。将支持畜牧业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科技应用,整合多方资源,为畜牧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强化引导考核。建立绿色办贷通道,优化服务流程,对畜牧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优先受理、优先审批。结合实际制定考核方案,设立专项激励政策,调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强化科技应用。创新线上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加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建立适合畜牧业经营主体特征的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价模型。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加强贷款管理,解决畜禽活体抵押日常监管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再者,强化环境营造。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长效的畜牧养殖发展基金、贷款贴息、信贷风险分担等扶持补偿机制。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和评定工作,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作者:刘华,工作单位: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