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如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干的湿的都被利用了。”11月10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兵营镇四条沟村民李开江正在沤肥池里挑农家肥,对去年以来试点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农村垃圾变废为宝”赞不绝口。
“每家每户进行垃圾分类,都有积分。毛巾、洗衣粉、卫生纸等一般日用品都不用花钱购买。”李开江介绍,去年四条沟村还新建了四处垃圾分类沤肥池,将各种作物茎秆、菜叶、绿肥、杂草、植物枯叶、有机生活垃圾等混合堆放发酵,产生的有机肥取代了种地用的化肥。而且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品相、口感更好。
近年来,竹溪县积极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新方法、新途径,最优化实施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在有效美化乡村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共赢。
创新实施“五五一九”垃圾分类运营模式,让垃圾“不落地”。“五五一九”即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对垃圾分类试点,实行包设备投放、包督导检查、包宣传发动、包引导示范、包运营维护的“五包”运营模式;通过城管执法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对各类垃圾实施定点投放、定时投放、定人督导、定人收运、定点处置的“五定”管理机制和一律对不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生活垃圾行为惩处措施;通过对试点小区内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等九类垃圾严格按环保要求专业处理。制定下发《竹溪县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竹溪县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及垃圾分类工作考评细则》等工作办法,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政机构、事企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在全县15个乡镇、8个林场、164个村(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同时整合1445名生态护林员、349名河道保洁员、1800名村容镇貌环境整治突击员针对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行督导与考核。
“源头”系统化处置,确保“吃干榨尽”。竹溪县统筹各类资金10亿元用于全县城乡垃圾分类收运设备和处置设施建设,新建日处理2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焚烧厂1座,标准化垃圾填埋场2座;配备城乡垃圾分类收运挂桶车、压缩车、收集车、扫地车等420台,垃圾分类四色桶和沤肥桶6.2万只;配足配强城乡专职环卫保洁员和垃圾收运员1030名,有效确保垃圾分类处置有序到位。目前,不配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8%,减量化收运率达7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竹溪县城乡累计实现分类可再利用资源2.65万吨,实现相关产值1.35亿元。(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郭军 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