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坐落山间的大黑冲已经脱下“金叶”秋装,添上“葫芦”冬衣。葫芦瓜叶在烟地里尽情舒展着身姿,村民们说着笑着,忙着这季“烟后瓜”。
“一群群的葫芦栽田间,一代代的福禄进家园……”殷雄艳刚把饭菜端上桌,就听见公公挑着一大担西葫芦,大声哼唱着“五山腔”跨进院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殷雄艳和丈夫结束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里山乡大黑冲村。这是一个地处三县交界的彝族聚居山区村,上世纪90年代,大黑冲村便因金叶飘香收获众多荣誉。低纬高海拔的气候条件加之水利条件的制约,村民们大多只有单一的经济作物来保障基础生活。
(相关资料图)
目光盯准田间
和大黑冲村步伐一致,殷雄艳丈夫家几辈人依赖着这10余亩地生活。回乡后,殷雄艳把目光盯准田间,和公公婆婆一同“盘地”。疫情之下稳定的种地收入以及村间规律的小农生活,令殷雄艳的身心得到慰藉,家不仅是她劳作后的歇足之地,亦是她疲惫时的温暖港湾。
在种地过程中,热心于土地的她观察到,村民们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但年年辛苦劳作,收成却不增反降。作为党员的公公“为村民服务”的谆谆教诲在殷雄艳脑中回荡......大地是生养之母,哺育万物,滋养生息,殷雄艳认识到,唯有改变村民们落后的田间管理方式和提高防治病虫害意识能推动大黑冲村的种植经济再前行。她决定去学习相关知识,助力大黑冲乡村振兴。
服务配送民间
事关村民收成,殷雄艳说干就干。经同学介绍,她和丈夫前往玉溪市农业职业学校学习种植的相关课程,热情高涨的她不久便通过农药资格证书考试,具备了专业的防治病虫害知识。回村后,她和丈夫开设农资店。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坚持不懈的讲解,以自家田为试验区的示范,大黑冲村的种植经济逐渐“上道”。村民们焕然一新的先进防治意识,合理科学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走向致富路,都夸殷雄艳是大黑冲的“土地医”。
“小殷医生,来我家吃饭嘛,今天宰羊咯!”“教对你没有,今年从地里拿得到钱了嘛......”殷雄艳介绍道,这是村里一位热情又懂“宣传”的烟农,前些年由于不懂得专业知识,进来的货用着没效果,货也卖不出。见小殷开农资店先用自家田做“小白鼠”实验,好效药才卖给大家。他赶忙追逐“潮流”,和村民们一起科学种植。几年沉淀,土地收成逐渐可观,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先进,他成了“小殷医生”的忠实粉丝。
幸福萦绕心间
秋种一粒籽,冬收满园香。殷雄艳的开放创举、热心服务精神,源于公公的感染。近年在党建引领作用下,大黑冲村不断探索创新,提出“烟前白菜烟后瓜”的种植模式。爱看新闻的公公思想开放,想法活跃,积极参与村里党会,率先响应种植模式创新。他带头种下第一片瓜田,是燎原大黑冲村科学种植规划的星星之火,让烤烟种植前后耕地不搁荒,带领村民走出“脱了贫,难致富”的困局。
殷雄艳将逐渐打理顺的农资店交与丈夫管理,还参与了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社区服务人员招聘考试,顺利做上了大黑冲的大学生村官,将“为人民服务”之精神继续播种、深耕。她公公说:“儿子儿媳妇回乡后,老两口有了照顾,小两口有了归属,田地有了新主人。小殷做着村官,大家需要办事,有时周末也会来找她,忙点累点,服务好村民们,我心里也跟着乐呀。”
如今,殷雄艳在社区热心服务,丈夫在农资店用心配药,公婆在田间热情劳作,一家人各司其职,那幸福的回音荡漾在大黑冲村间……(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杨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