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鹰瞳科技(02251.HK)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两条消息:一边,是执行董事高斐呈辞,称以便投入更多时间至其家庭及其他工作安排;另一边,是公司决议提呈采纳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而高斐为鹰瞳科技核心成员,title为联合创始人,IPO前持有1.09%的股权;股权激励计划还需要股东大会审议。
(资料图片)
但意外的是,头顶港股“医疗AI第一股”名号的鹰瞳科技,在放出两条还算重磅的消息后,市场和舆论并未反馈多少水花。唯一的好消息是,股价连跌多日后,当日终于涨了10%,到了13.42港元。
不过,上市一年多来,鹰瞳科技的整体表现实在不佳。2021年11月5日,鹰瞳科技以75.1港元的发行价高调登陆港交所主板,市值一度超过70亿港元,成为港股“医疗AI第一股”。然而,上市首日就“叫好不叫座”,股价随即破发。随后股价更是跌跌不休,截止2023年1月31日发稿前,鹰瞳科技股价仅剩为13.96港元,较发行价跌幅81%,市值仅剩14.46亿港元,较巅峰时缩水了55.5亿元。而在机构端,鹰瞳科技也不再受关注,甚至90天内无投行对其给出评级。
曾经的资本宠儿,如今却门前冷落,为何?答案也很简单。作为视网膜影像AI赛道的领军者,鹰瞳科技身上有太多的光环,但同样面临亏损加剧、营销费攀升、商业化推进难题,笼罩在AI行业之上的魔咒也在鹰瞳科技身上持续上演。
“医疗AI第一股”,困于亏损魔咒
这些年,人工智能概念火爆,在与医疗行业紧密结合中,催生了药物研发、诊疗、影像识别、手术机器人和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的众多AI玩家。特别是在医疗影像领域,既有腾讯觅影、百度灵医等巨头加持的医疗AI公司,又有推想医疗、鹰瞳科技、树坤科技、科亚医疗等专业资深玩家,持续引发着资本市场和舆论的双重关注。
其中,作为医疗AI领域的佼佼者,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公司官网显示,短短7年多里,鹰瞳科技已发展成全球视网膜影像AI领域的领导者和先行者,为慢性病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全和多方位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0年8月,鹰瞳科技迎来关键突破,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在同类产品中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以下简称“三类证”),目前已在医疗机构使用,以协助医生作出医学诊断。同时,鹰瞳科技还开发了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相关的丰富产品管线,用于社区诊所、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场所,为用户提供疾病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
在此背景下,鹰瞳科技一度成为医疗AI赛道上的稀有标的:成立以来先后斩获7轮融资,在搜狗、复星、平安、中信资本、九合创投等一众明星资本加持下,浩浩荡荡地敲开了二级市场大门。
但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上市破发只是前兆,往后的日子里,伴随鹰瞳科技股价下跌的,还有始终不见起色的业绩,以及市场曾经的关注度。
首先就是AI逃不掉的亏损魔咒。2019年至2021年,鹰瞳科技的各期营收分别为0.304亿元、0.477亿元和1.152亿,增长明显;但同时,与其他AI企业一样,鹰瞳科技持续亏损,分别录得0.871亿元、0.801亿元和1.426亿的净亏损,且明显是营收越大、亏损越高。
而最近的2022年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鹰瞳科技实现营收营业收入3740.7万元,同比下降24.4%,归属母公司净亏损9968.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65.14%,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也从2021年上半年的64.1%下滑到2022年上半年的59%。
鹰瞳科技在财报中将收入下滑归根于疫情带来的冲击,但实际情况真如此么?
攀升的费用,商业化落地困局
诚然,疫情冲击无疑是鹰瞳科技短期亏损加剧的原因,但长期亏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商业化困局上。在理想状态下,公司研发产品、售出产品,获得营收进而实现盈利,但对鹰瞳科技来说,每个环节都不容易。
首先是研发与产出的不平衡。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导致盈利难是AI行业的通病,鹰瞳科技也不例外。
2022年上半年,鹰瞳科技研发开支达到6957.3万元,超过去年全年,较去年同期的2400.5万元增长65.5%,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186%,创新高。而在2019年-2021年,鹰瞳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万元、4231万元、6426万元,三年半合计超过2.17亿元。
持续的研发投入,确实给鹰瞳科技带来了不少成果,包括但不限于:2022年5月,鹰瞳科技与同仁眼科中心共同发表了针对视网膜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检测筛查10种视网膜疾病时表现的研究论文;2019年和2022年两次获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成为国内首家两度荣膺该奖项的医疗人工智能公司;2022年7月,台式眼底相机AI-FUNDUSCAMERA-D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但真的落实到产品上,截至目前,鹰瞳科技已上市的SAMD产品仅有三款: Airdoc-AIFUNDUS(1.0)、青光眼检测SaMD、白内障检测SaMD。
其中,核心产品Airdoc- AIFUNDUS有三个版本。(1.0)版本是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证”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辅助诊断产品,开始商业化,主要销售对象是医院的内分泌、眼科及体检科室;而(2.0)版本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临床试验的全部流程,第四季度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新适应症的注册批准;(3.0)版本则计划在2022年10月开始临床测试实验,2024年上半年启动注册审批。
接下来是销售。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建立了一支由161名成员组成的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但同期,公司销售开支飙升到489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360万元增长107%,占同期营收的比重达到130.7%。而在2019年-2021年,鹰瞳科技的销售开支已经持续增加,分别为1313.2万元、2580.1万元、7258.6万元。
明显的是,前几年攀升的销售开支给公司带来了业绩增长,但进入2022年,销售开支继续暴增的情况下,鹰瞳科技营收不增反降、业绩恶化,这种严重的投入产出比畸形,可能意味着鹰瞳科技急需调整策略。
而这种销售产出畸形,可能是AIFUNDUS等产品本身的特性导致的。
首先来看,截止2022年上半年,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及江苏的地方政府已发布大量人群眼底影像分析的定价指引,其中安徽两家医院给出的定价为140元和180元,因此鹰瞳科技的AIFUNDUS可作为新增收费项目投入其中。这一方面扩大了鹰瞳科技产品的销售空间,但也意味着,AIFUNDUS (1.0)需要患者自费,到底有多少患者真的相信“一张眼底照片看全身疾病”的宣传口号,愿意支付这百元的费用,还需要长期和大量的市场教育。
而在实际诊断下,AIFUNDUS (1.0)的准确性究竟如何?能否真正做到的口号宣传的诊断水平?这又与操作环境、医生水平、设备状态等问题联系到一起。
进一步看,即便产品卖了出去,后期的运维成本也是个大头。目前鹰瞳科技已经将AIFUNDUS (1.0)卖给了41家医院、50家基层医疗机构,结局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何时能达到规模化盈利平衡点还是个未知数。
如今,AI还面临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敏感问题,相关政策法规箭在弦上,鹰瞳科技这种处在研发投入阶段,需要用户大量数据支持的公司,很难置身事外。
这也难怪,在2022年中期财报中,鹰瞳科技也基于上市规则发出警告,称“我们可能最终无法开发及销售我们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或其他产品。”
从行业来看,尽管AI魔咒是个普遍问题,但与对手的竞合中,鹰瞳科技的稀缺性也愈发暗淡。眼科AI领域,至真健康、硅基智能、腾讯觅影、百度灵医等企业开发的相关软件均已获批医疗AI“三类证”,面对巨头和强敌的全面夹击,鹰瞳科技的胜算并不显著。
当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鹰瞳科技也有自己的考量。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商业化战略,不断满足鹰瞳医疗、鹰瞳健康、鹰瞳眼健康等板块的客户需求外,公司将及时把握医疗健康领域服务场景中的市场机会,还打造了专责销售团队以探索海外市场,已经在印尼、马来西亚、南非能国家取得进展。
但从目前公司的业绩来看,能否在兼顾研发和国内业务拓展的同时,持续给海外业务“补血”,还有待商榷。不过,作为“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的未来还很长,也值得我们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