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国常会召开。上上周三,也有一场国常会。再往前数,简单统计就可以发现,“每周一次”——这是全国两会闭幕以来(截至5月25日记者发稿),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的召开频次。记者注意到,在全国两会闭幕后的连续10周发布中,国常会的工作议题主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其中,支持小微企业、保障政策直达、保供稳价三方面工作是国常会工作部署的重中之重。
政策合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据记者梳理,近10次国常会中,至少有5次部署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可谓“硬举措”保障“有力度”。
具体而言,政策维度包括抓实抓细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落地;引导金融机构抓紧出台具体措施,做到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有提高、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保持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岗、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支持;落实好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政策,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办理手续等多个方面。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常会高频次提到小微企业,一是因为小微企业在活跃经济、增加就业、保障民生等诸多方面对稳定经济社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因为小微企业分布广泛、行业多元、转型迅速等特点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三是因为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小微企业的发展是稳就业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发展小微企业能够增加收入和改善民生。”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小微企业需要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强的创新动力,更优的组织管理,这就需要政策面的鼎力支持,合力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次点题直达机制落地见效
“财政直达资金”和“直达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上述10次国常会中的高频词。
其中,3月15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加快把扩大范围后的财政直达资金落到基层,突出用于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4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作用。
此外,3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在前期已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至今年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实施期限到今年底,对小微企业再帮扶一把,更好发挥其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5月19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到,实施好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政策,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
谈及如何确保财政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地发挥惠企利民实效,张依群建议,下一步,一方面要继续积极发挥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范围等政策效应,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动互动,共同发力帮助企业脱困;另一方面,要改进纾困方法,提高财政直达资金和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覆盖范围、落地效果,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服务,切实发挥宏观政策的时度效。同时,还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实现线上线下对接、跨区域融合联营、提高企业诚信和服务功能改进等,形成产业政策引领、财税政策支持、金融政策帮助、激发民众消费热情的共振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国新办5月2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今年2.8万亿元财政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经下达了2.579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2.1%。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从目前情况看,2021年常态化直达机制执行情况良好,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市场变化“保供稳价”
针对市场重要情况,国常会也及时进行了部署。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常会迅速作出部署,连续两次聚焦大宗商品涨价增加企业成本问题。
其中,5月12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此后,5月19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精准调控要求,针对市场变化,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从要求“做好市场调节”到提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国常会对大宗商品表述的变化可以看出对此的高度重视,这也意味着后续将有更多针对性措施聚焦“保供稳价”,维护市场稳定。(昌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