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榜 | 券商被仿冒名单最新统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正如行家此前的报道,近年来中证协已经更新了106期非法仿冒黑名单,以及更多的券商“冒名”提示。
假冒公告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又更新了一批“仿冒”券商的名单。
据这份发布于7月28日的《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涉及8起非法仿冒证券机构网站、含有非法内容的网页 ,15家非法场外配资平台,6家含有非法证券内容的移动端网页。
近年来,中证协已经累计更新了106期非法仿冒黑名单,以及更多的券商“冒名”提示。
犯罪事件
归根结底,这些仿冒券商的“李鬼”,最终目的恐怕都涉及诈骗。那么,究竟有哪些涉及券商仿冒呢?
行家查看了中国检察网公布的案件,发现自2021年以来,至少有30家券商被犯罪嫌疑人冒名,次数合计172次。
据不完全统计,东方财富以69起居首;广发证券次之,为20起;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为16起和14起;平安证券、中银国际和国联证券分别为7起,6起和5起。
行家对券商的江湖地位颇为了解,但这些仿冒案发生的次数,却似乎与业绩排名无关。行家猜测,这可能与券商在外界的“声名”有关。
普通股民所能接触到的券商,更容易成为被“仿冒”的对象。而对珍惜“名誉”的券商来说,或许也需要加强对外的沟通。
诈骗手段
从案件类型来看,主要涉及诈骗案,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
从近期的案件来看,最为常见的“手法”如下:
不法分子通过违法渠道获得个人信息,冒充券商客服拨打电话“引流”客户。以推荐股票为由,将客户拉入股票交流群。而群内其他成员都是“托”,通过“一唱一和”的方式吹捧“荐股大师”。
而近期的案件中,也有不少涉及虚拟币交易,以及打着“退费”的旗号的诈骗。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