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对面 | 沉寂多月的新能源,能否回到A股舞台中央? 环球热闻

发布时间:   来源:浦银安盛基金

提起新能源赛道,一些投资者的记忆还是过去三年中的高光时刻。而另一些投资者则为其近期的暗淡表现感到惋惜。

在2022年,新能源指数以六个月的时间实现超68%的涨幅;而在2023年A股步入复苏周期后,新能源却出现了连续四个月的回调。昔日王者仿佛进入了蛰伏期,未能再重现昔日风采。(数据来源:Wind,区间2022.4.27-2022.11.01,884035.WI新能源指数)

本期,我们对话浦银安盛环保新能源基金经理杨达伟,为我们深入剖析和探索新能源投资的未来道路。


(资料图片)

新能源板块的长期发展空间还在吗?

我们认为,从市场渗透率发展总量天花板两个维度看,新能源行业在全球还远没有见顶

以新能源车和光伏发电两个大方向为例:

如果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新能源汽车去年的消费量大概在一千万台左右,而全球的汽车消费量大概有八千万台(数据来源:Wind,2023/6/20)。所以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还处在渗透力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在6月中旬,欧洲议会就刚刚投票通过欧盟新电池法规,强调电池的绿色制造、可持续性、可回收性。新能源法规的不断健全,说明各国仍将新能源发展视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觉得未来这个行业的渗透率有望持续走高的。所以整个行业依然存在着很高的天花板

而在新能源发电这一块,新能源发电在全球的发电占比还在非常低的一个水平。比如说像光伏在全球的发电占比当前不到10%,经过我们内部的估算和考量,我们认为未来的天花板有望在50%(数据来源:Wind,2023/6/20)。考虑到全球的用电量增长,我们觉得光伏行业还会是一个非常高速增长的行业,而且高速增长大概率会持续很多年

所以从这两个维度来看,我们觉得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仍是很大的。

新能源板块近期经历震荡,主要面临怎样的挑战?

整个新能源行业经历了2019-2021年的高速发展,可以看到从2022年到2023年,不管是上市公司的股价,还是行业发展,其实都面临着一些阶段性的挑战。我们认为这个挑战主要不是出自公司本身的竞争力上。大家更多是在担心宏观层面潜在的全球脱钩的影响

我们认为,在技术层面,其实中国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很多都建立了比较强的全球化竞争力。而在全球脱钩的背景下,大家就会关心公司的技术竞争力能否成功转化为全球市场上的市占率

但是从短期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我们又看到公司的基本面都是非常不错的。从我们跟踪的一季报,以及目前二季度的表现来看,很多公司的业绩都达到、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新能源行业目前呈现一种“强现实、弱预期”的状态,很多公司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低估。未来如果大家对于整个全球脱钩的预期有所扭转的话,可能市场就会愿意再次提高新能源行业的估值,那我们觉得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有强劲的表现。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会,您会如何进行新能源投资?

落实到投资当中,我们需要看长期,也需要看短期。长期的逻辑我们觉得是没有问题的,那我们就需要关注短期的一些变化。

我们会更多地去聚焦一些从0到1的环节,或是一些还处在爆发的、高增长的环节。这些环节短期受到全球化挑战的影响较小,所以我们觉得投资价值会相对来说会更好一些。

当然长期来看,如果大家对整个行业的预期有一定的扭转的话,我们觉得整个行业可能都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爆发机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