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相关资料图)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在跨越第十二个年头后,东方证券收到了证监会批文,将解散旗下投行子公司。
官宣投行解散
正值惊蛰时节,行家关注多时的东方证券吸收合并子公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投行)事项,终于官宣获准。
时间拉回到五天前。2月28日,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暨变更业务范围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425号),进行了如下批示:
证监会本次核准东方证券对东方投行的吸收合并。合并完成后,东方证券拟变更业务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东方投行将解散,旗下北京分公司变更为东方证券北京分公司,工商注销等程序将在6个月内完。
3月5日晚间,东方证券发布公告,援引了证监会的批文。
对合并子公司事项,东方证券表示,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有效提升业务拓展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
曾与花旗合资
回想2011年12月,证监许可〔2011〕2136号批文,核准东方证券与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Asia Limited(简称:花旗亚洲)共同出资设立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花旗,即东方投行的前身)。
彼时,东方花旗获批的业务为证券承销与保荐。而其保荐资格则是在一年后的的2013年1月获准。
合资七年后,东方花旗的外资股东花旗银行选择离开。
2019年初,东方证券董事会通过决议,收购花旗亚洲股权,收购价为人民币4.76亿元。这起收购案于2019年12月获得上海证监局无异议函。2020年4月,东方花旗更名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并纳入全资子公司。
彼时,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东方证券会将投行子公司吸收合并。
毕竟,现有的头部券商中,华泰证券旗下的华泰联合证券,申万宏源旗下的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均是母公司和投行子公司分立。而在A股上市券商中,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国联证券、第一创业和山西证券旗下均有投行子公司。
就在2022年上半年,东方证券曾提及投行子公司的规划。
股权投资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切实履行中介机构责任,做好资本市场“看门人”,准确把握企业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硬科技”属性,以扎实稳健的工作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协助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加速推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债券承销将坚持区域深耕的策略,搭建面向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同时,加强集团协同,加大对优质大客户的拓展,并挖掘其多元化需求,提升单个大客户的综合收入贡献。未来,在回归母公司后,投行承销业务风险指标将得到优化、债券承销业务牌照将实现统一,借助于集团的综合实力优势,债券承销业务将实现进一步发展。
财务顾问方面,将专注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在通信及半导体、先进制造类、化工、新能源、医疗、消费品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业务品牌,主动引导实力买家放眼全球,大力发展跨境并购。同时,积极推进国内并购业务市场规模,为国内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本市场运作方案建议及服务。
言犹在耳,已是烟云过眼。
成立以来业绩
自开门展业的2012年以来,东方投行完整的年度数据已有十年。
在2012年到2021年期间,业绩数据曾有起伏,但在2019年以来连续增长。除创立之初外,东方投行保持了年年盈利。
截至2021年,东方投行累计营收73.74亿元,其中投行业务累计68.67亿元;累计净利润10.15亿元。
据东方证券2022年中报,东方投行当期营业收入8.00亿元,净利润1.09亿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8亿元,净利润0.76亿元:两项指标的同比增幅分别约为34%和43%。
总裁悄然卸任
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已在高管列表中出席多年的总裁马骥,忽然“消失”。
蹊跷的是,行家并没有在东方证券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中发现这一情况。查看中证协信息时,行家发现马骥已经离职注销,“去向不明”。
中证协显示,东方投行现有7名主要高管。董事长由东方证券董事长金文忠先生兼任。现任主要高管几乎仍是原班人马。此外,郝智明担任前述北京分公司负责人。
与2021年报对比,法定代表人、首席执行官马骥却不在这份列表中。
行家曾经通过公开信息得知,马骥早在2006年便登记执业于东方证券;2012年起,任东方投行总经理兼财务总监。2017年12月4日,原合规总监戴建国离职,由总经理其兼任合规总监。2018年6月,徐洋女士任合规总监,马骥转而兼任财务总监。
在这位投行“一把手”任内,曾经收到多次监管处罚。
2017年12月4日,上海证监局责令东方花旗整改,因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员工未取得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但实际行使高管职权。上海证监局在同一天对东方花旗首席执行官马骥、时任合规总监戴建国进行约谈。
2019年12月2日,上海证监局因马骥在担任东方花旗总经理期间,存在其他营利性机构兼职的行为,对其予以责令改正的处罚。同年12月17日,上海证监局点名东方花旗,未对聘任的总经理马骥进行审慎核查,未能发现其违规兼职行为,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并责令东方花旗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
伟海精英数据显示,马骥于2022年6月卸任了东方投行高管职位。工商信息进一步显示,2022年7月,东方投行发生了工商变更,他退出了董事会。目前,东方投行的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崔洪军。
据中证协从业人员信息,崔洪军是一位资深投行老将。他早年任职于华泰联合。自2006年加入东方证券;2012年9月,他变更登记于东方投行,并于2013年1月获得保代资质。
顺便一提,自2004年以来,崔洪军名下的投行项目多达14单。而他在东方投行签署的项目中,就包括中金公司A股首发上市项目。
数百员工调整
东方投行的高管变动虽然悄无声息,但接下来的可能是大面积的员工调整。
截至2022年底,东方投行有从业人员837名,其中保荐代表人184名,同比增长21.05%。行家曾留意到,在以投行著称的券商中,这一同比增速仅次于申万宏源承销保荐。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3年东方投行首次披露了员工数据,共计257名,其中投行人员232名。而在2021年,东方投行有703名员工,其中投行人员614名。
这样的人员规模,在证券行业其实并不多见。
虽然行家没有在公开渠道发现东方投行的劳动争议案判决,但监管还是“未雨绸缪”的出了如下要求:东方证券、东方投行应“做好客户及员工衔接安置方案,确保客户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妥善安置员工,维护社会稳定”。
警示勤勉尽责
据中证协保代C类名单,2021年以来,东方证券有五位现任保代收到了监管处罚或自律处罚。
现有的处罚记录显示,涉及美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庐生物)首发上市,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之江生物)首发上市,华冠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冠新材)首发上市,以及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晨股份)非公开发行项目。
2022年11月,深交所点名东方投行在担任美庐生物(下称发行人)创业板首发上市过程中,保荐代表人郭建革、吕佳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未严格按照等执业规范的要求,对发行人研发人员认定及“三创四新”论证依据、发行人与经销商客户存在售后代管代发安排及收入确认准确性等事项进行充分核查,发表核查意见不准确。为此,深交所对两名保代采取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
2021年12月,证监会点名李仅、张正平在担任华冠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保荐代表人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客户类型、期间费用等事项的核查不充分。
2021年2月,证监会对东方投行出具警示函,认定其作为之江生物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对发行人收入确认政策、固定资产、关联交易和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况的核查不充分,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在2022年2月曾通报一起旧案的追加处罚:
2013年,东方投行担任广东广州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传媒)收购上海香榭丽广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现名上海香榭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简称:香榭丽)项目独立财务顾问。郑剑辉、蔡军强作为项目主办人,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签字的财务顾问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时隔多年,深交所对保荐代表人郑剑辉、蔡军强作出通报批评的处分,通报中国证监会,记入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
在此之前的2018年,证监会官网就曾以置顶公告的形式,披露过粤传媒案的处罚:当时还是东方花旗的东方投行,被“没一罚三”;两名签字保代“各罚10万”。
从造假算起,已有十年,至今仍有投资者索赔事项。
据企查查统计,2022年以来东方投行有19份开庭公告,5份开庭传票,5份裁判文书,涉及银都文化,粤传媒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
随着东方投行隐入尘烟,成为历史名词,东方证券将如何做好合规管理?其投行业务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全新出发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