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门:当恒瑞拒绝被黑

发布时间:   来源:瞪羚社

4月21日,恒瑞医药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212.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9.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0亿元。

恒瑞医药公布年报的同时也公布了2023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收54.92亿元,同比增长0.25%;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增长0.17%。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这一次的营收净利润增长看似寻常,却是2021年年末公司业绩进入下行通道以来,单个季度业绩数据第一次同比止跌回升。

市场有些“阴谋论”的声音,认为公司利用一些“财技”做了修饰调节才获得这样“惨胜”的结果。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这种观点有些“站不住脚”。2023年一季度,恒瑞医药营收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一定程度证明了公司已经充分消化了部分仿制药下滑的影响,同时创新药收入有效补位,止住了公司营收下滑的趋势。

另外,恒瑞医药在孙飘扬总的带领下控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销售、管理费用几乎与去年持平,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依旧保持(同比增长14.05%)。

在费用资本化层面,“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2023年一季度为3.85亿,同比2022年一季度的6.998亿减少了45%,大概率公司费用资本化金额少于同期。

不过,恒瑞医药的两份财报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一在于创新药销售收入收入增长低于预期,2022年实现收入81.16亿元(占营收比重38.15%),这个数字(含税收入86.13亿元)刚好够到2022年8月员工股权激励首批解锁目标的85亿。

其二在于人才流失问题,除了延续出几年前开始的“高管流失怪圈”问题,中层(研发骨干)也呈现较高的离职率,2021年恒瑞医药博士学历员工数有648人,且2022年公司亦引进了100多名博士学历的核心人才,而2022年公司在职的博士员工数量只有579人;也就是说,2022年公司离职的博士人才超过169人,离职率接近30%。

(恒瑞医药2010年至今高管名单 图源:锦锻研究院)

1、纵有瑕疵,但巨轮已有转头迹象

判断恒瑞医药这艘巨轮有“转头的趋势”,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仿制药集采对公司的影响逐渐出清。

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前七批集采共中选22个品种,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74.5%;其中,第三批和第五批集采对于公司影响较大,对应品种的年销售额分别约19亿和44亿元,但分别在2020年11月和2021年9月执行(递延推执行两个季度后出清影响),影响基本出清。

以最近一次的第七批集采来看,涉及恒瑞医药4项产品,不过这4款产品非恒瑞的主要品种,2022年11月执行,相信2023年一季度已将影响部分显现。

据中信建投统计,截止2022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未集采产品销售金额已经小于50%,风险已经大部分弱化。

第八批集采,恒瑞医药只涉及到一款产品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截止目前,重磅仿制药品种中仅有布托啡诺、碘佛醇、七氟烷目前未被集采,这又被外界誉为“最后的审判”,2021年三大品种医院端销售额分别达12.42亿元、16.4亿元和12.46亿元(药智数据口径),未来落地后,仿制药集采风险全面出清。

经此分析,其实不难判断出一个趋势:恒瑞医药的仿制药集采风险已经阶段性出清,未来相关营收低速下滑;另外,创新药随着大部分新上市药物医保谈判价格后趋于稳定,其快速的销售增长将弥补仿制药下滑的缺口,成为恒瑞医药增长的新引擎。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个趋势将带动恒瑞医药的盈利质量提升。

2、每一次的重磅药获批都给恒瑞带来一个全新上升周期,A1811亦是如此

不少投资人疑惑HER2 ADC会是恒瑞医药重回“一哥”的钥匙吗?答案是肯定的。

PD-1卡瑞利珠单抗在2019年5月29日首次获批,仅在上市后的第二年,2022年当年销售额接近40亿元,2021年年销量更是超过41.41亿元。

凭借着PD-1带动恒瑞医药创新药集群的猛烈销售攻势,恒瑞一度从2019年5月底的42元每股一路爬升至2020年底的96元每股,实现了翻倍式的市值跃迁。

这也佐证了,一款重磅单品对于恒瑞医药市值的核心威力是巨大的,往往意味着公司的一个全新的上升周期。

PD-1之后,SHR-A1811获批前,市场暂时未能从公司获批的药物中看到超越50亿重磅品种的选手。

SHR-A1811成为超越重磅单品的可能性非常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 广谱的抗癌药物:目前,恒瑞医药针对SHR-A1811开展了乳腺癌多个分型、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个实体瘤的临床探索,上述均为大癌种,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潜力;

● 药物最新的披露数据显示:SHR-A1811的有效性介于DS-8201的me-too和me-better区间,而安全性展现出更优的潜力,这使得SHR-A1811患者平均用药时间窗口拉长,未来治疗“提线”具备很大可能性,患者覆盖人群存在更大的扩围可能;

所以,SHR-A1811完全有可能给恒瑞医药带来全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至于在创新模式层面,市场认为恒瑞医药有me-too的路径依赖。诚然,公司并未在现有的管线中呈现出一些同类首创的靶点,不过目前我们看到的后期分子,大部分都是从多年前立项,后探索的全新靶点露出,需要给公司一些时间。

在最新的一次交流中,恒瑞医药的管理层指出:“公司也有第二代ADC平台,也有不同的偶联技术,包括半胱氨酸、定点偶联等。”

2022年的年报也提到:公司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偶联药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

我们拭目以待。

3、恒瑞医药的标杆效应

恒瑞医药基本面、股价的双重复苏,无疑对于整个创新药行业带来重要的提振作用。

首先在这一轮行情中,恒瑞医药已经表现出先于部分小市值公司反弹的迹象。恒瑞医药最新一轮上升趋势始于3月24日,港股创新药ETF(517120)/创新药ETF(159992)是4月4日开启止跌反弹。

其次,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市值最大的医药公司,创新药行情来临时,是公私募基金优先配置的基石仓位,稳定性强(波动小)、冲击风险小、容量大,所以一般恒瑞医药市值的提升,也是医药行业资金做多意愿强的一个显著的风向标。

只有“大哥”们估值拔升,一众“小弟”才能群魔乱舞。

结语:恒瑞医药的2023年一季报的“转向”,基本上确立了2023年是公司业绩的拐点之年,经历过洗礼的恒瑞,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医药人也乐于见到这一盛景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