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达成的这份减产协议,效果如何不好说! 天天观天下

发布时间:   来源:台海网

[新闻页-台海网]

当地时间6月3日至4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审议今年下半年的石油生产政策。经过漫长且艰难的谈判,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终于在4日就未来原油减产目标达成一致。


(资料图)

△6月3日,位于维也纳的欧佩克总部大楼外景(路透社相关报道配图)

根据会后发表的声明,“欧佩克+”23个国家同意将2023年达成的减产协议持续实施到年底,并且从2024年起将产量目标调整为每日4046万桶。这意味着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每天的减产规模总计可达到近140万桶。

俄罗斯和沙特代表均表示,两国自愿将各自每日50万桶的减产幅度延长至2024年底。沙特还将在今年7月将每日减产数量增加到100万桶,这一额外减产行动,预计将持续一个月,但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延长。

△路透社相关报道截图(题图为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

随着经济前景的恶化,今年4月,俄罗斯等几个“欧佩克+”产油国同意自愿减产,减产总幅度超过每日100万桶,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短暂支撑了石油价格,但未能带来持久的市场复苏。俄乌冲突重创全球经济,再加上旺季需求预期被看淡,石油生产商正在努力应对价格下跌和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问题。

△创意图(图自网络)

此次会议是在“欧佩克+”4月宣布大幅减产后,原油价格经历短暂反弹但却再次下跌的背景下召开的。据媒体报道,在本月两天的会议中,各成员国就减产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据路透社报道,以沙特为代表的主要海湾产油国希望给下半年的石油产量设定更低的“基准线”,即在当前基础上每日再削减原油产量100万桶,但这一思路遭到尼日利亚、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的反对。

对此,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欧佩克+”各成员国之间的现有产能状况不一致,导致各方对是否进一步减产持不同看法: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认为,在4月同意减产以后,国际原油价格没有按照预期的幅度上升,因此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减产议题。

沙特等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关于引发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存在争议。沙特认为是供应过剩,而西方国家则认为是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导致经济下跌,进而引发需求下跌。欧佩克希望进一步讨论原因。

沙特等国预期减产会让供需趋向平衡,油价有望上升。但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欧佩克内部对此看法存在分歧。海湾国家是很有信心,但非洲的几个成员国,由于受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导致其产能不足,如果在4月的基础上再减产,而油价又不能很好提升,那么,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就会出现失衡,从而威胁到这些国家的财政安全。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总台记者丨阮佳闻 张晗 陈濛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