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你的地,租给我;你打工,我付钱。”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近年来,甘肃省华亭市在平等自愿、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产业大户、农场主耕种,收取流转费。农忙时,顾家种自己的地,农闲时又在合作社打工,农忙农闲“两头赚”。
日前,来到河西镇河南村彩娟药材合作社,十几名群众正在田地里栽植中药材。“在去年流转220亩土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流转了80亩地,合作社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300亩。”合作社负责人马彩娟说,“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后,不仅能领到流转费,每月还能挣到务工费,比自己种划算。”
“这几年,村上青壮年劳力大多都外出打工,土地闲置撂荒的现象很普遍。自从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村里闲置的土地统一种植药材,然后吸纳留守在家的村民在地里打工,这样一来,一块地有两份收入,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热情。”河南村党支部书记荆小军介绍说,现在,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 +生产基地”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不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而且,平时有20人左右在合作社打工,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效益。
村民杨永庆家里有近10亩土地,原来都是自己种庄稼,农忙时节,根本忙不过来,今年他把3亩流转给了合作社。杨永庆说:“这3亩地今年我再不用操心耕种了,农忙时种好自己的地,农闲时在合作社的药材基地务工,人没闲着,地也没荒,两头都有赚头。”
据马彩娟介绍,附近多数村民都在药材基地里干活,既可以在家门口赚钱,又可以照顾好家庭,根据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收入,比如在田间基地施肥、除草80元一天,工作量大的就是100元一天。一年下来,在基地里干活的人有1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多人在基地干活。
“合适着呢,彩娟的合作社成立之初,我就把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我也在合作社务工,每个月能挣到两千多的务工费,这也让我实现了打工、照顾家里两不误的愿望。”在一旁的草滩社村民王梅说,“过去,我们农户种药,都是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效益自然也不太好。现在,我们把自己的‘花花田’流转给药材公司,公司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挖、统一销售的方式全部种上了独活、大黄等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种植,种地成本降低了,效益和产量却提高了,这让以往贫瘠的土地‘生了金’,实现了农户合作社双赢,大家都得到了好处,这是好事。”
“我和村里的十几个姐妹组成农活务工队,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又到家门口的种植基地就近打工,基本每天都有活。”王梅说,“闲时打工、忙时顾家,相对松散自由的打工方式,挣钱顾家两不误,我们都很高兴。”
这些年,彩娟合作社陆续流转了土地300多亩,在这片流转的土地上,种上了川芎、大黄、独活等药材,给村子带来了新的生机。
“今年流转的这3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独活、大黄、川芎等7种药材,管理好了,一年一亩地抛去成本能收入2000多元!”马彩娟说。
“流动”小土地,“转来”大幸福。据悉,近年来,为了让土地“流”出规模,“转”出效益,河西镇政府牵线搭桥,以中药材种植为方向,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已建成河南、杨庄千亩药材基地各1处,河南百亩药材示范基地1处,培育5亩以上药材种植大户320户,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有效推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让土地“生了金”,也实现了企业和农民互利双赢。(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张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