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最西端 乌什别迭里烽燧有了长城国家文化馆

发布时间: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资料图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4月28日,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乌什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正式开馆。

乌什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青松介绍,随着《“长城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的出台,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新疆境内具有与长城基本相同作用和性质的军事防卫设施遗址,如烽燧也被纳入到了长城文化中来认识,成为国家长城保护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

4月27日,游客在乌什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摄

乌什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烽燧遗址附近的文化公园和县城内的游客服务中心两个部分。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厚重的中国长城文化,还能看到乌什县留下的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展厅的主体部分是中国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尾烽——别迭里烽燧。

对于长城与烽燧的关系,王青松解释,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新疆的长城资源遗存几乎没有连续性的墙体。其突出特征是依线设点,总体形成了以城镇为重心,以烽燧为基点连接的中西交通护卫防线。它们和疆外长城的军事用途一样,保护着边疆安定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是长城资源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那么,西域为什么是大量修筑烽燧,而非像疆外那样修筑城墙?王青松分析,概括起来大概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西域地广人稀,且沿途多为沙漠、戈壁,修筑连续性的城墙代价太大;二是西域农牧业态交错,修筑连续性的城墙起不到抵御游牧民族骑兵掠扰的效果。

别迭里烽燧,始建于东汉,第二次修筑为唐代年间。位于乌什县城西40公里的戈壁滩上,西邻别迭里河,是通往别迭里山中的要冲。在乌什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内的别迭里烽燧模型展示及烽燧狼烟互动区,记者看到别迭里烽燧遗存的模型,是按照原烽燧的1:3比例进行构造,生动还原了原烽燧的神韵。

“别迭里烽燧作为中国万里长城最西烽,是万里长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别迭里烽燧饱经千年历史沧桑,其蕴含的伟大长城文化却历久弥坚,它必将激励乌什县各族人民把祖国边疆建设得更加美好。”乌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晓燕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