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10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共建成充电桩约13374个,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西部及东北地区覆盖率相对较低。
去年国庆节“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一桩难求”的困境曾引起各方瞩目,暴露出的一大问题便是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的不完善。
如今新一项行动方案即将出炉,新能源基建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就在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刚刚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同时,地方政府充电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密集出台。
北京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中,多次强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并给定多项量化指标;广州公布《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充电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宁夏、四川等省区也相继发布支持政策。
另外,南方电网也宣布,“十四五”时期将投资100亿元,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中信证券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提前达到/接近20%目标。
而电动汽车补能问题被看作前者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东莞证券指出,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但目前国内新能源车桩比仍维持在3:1左右水平,扣除5.6:1的随车配建车桩比后,相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充电配套设施和服务发展阶段性落后。
另外,正如交通部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我国还存在充电桩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头豹研究所建议,一方面,根据各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搭建相应的充电设施;另一方面,完善充电桩运营布局,将一个充电站转化为若干个充电桩进行分布式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可充分发挥其土地占用少、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势。
随着政策支撑力度渐强,东莞证券上述报告指出,在2022年国家定调“稳增长”的背景下,充电桩、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作为“新基建”系列,有望成为2022年基建促增长的重点领域之一,获得政策支持适度超前发展。
中信证券也预计,2025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有望迎来增长提速,完成适度超前布局,并加快超充、换电及光储充一体项目的应用和推广。
梳理多家机构研判,产业链中,分析师看好设备生产商受益于充电桩建设规模扩容;关注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进的标的;充电运营商也将受益于充电桩利用率提升带来的盈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