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披露,陕西汉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王药业”)首发申请已获受理,拟在沪市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601377.SH)。汉王药业于2020年启动上市辅导,直至今年6月才递交招股书,正式开启IPO进程。
当前,汉王药业旗下拥有116个中成药批准文号、12个剂型,以及6个独家品种,其中强力定眩系列产品为公司主打产品,占公司毛利的比重在90%以上。然而在销售过程中,汉王药业的成本高企,且研发投入较低,2013年、2014年还曾卷入“贿赂门”事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汉王药业第二大股东由华邦健康(002004.SZ)控股,本次如果顺利上市,“华邦系”将再添一家上市公司。但仅拥有85年制药发展历史的药厂,与A股众多百年老字号药企相比,或许仍缺乏市场竞争力。
主打产品研发投入远低于推广费用
汉王药业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系统、肝胆科、风湿骨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领域。当前,汉王药业旗下拥有116个中成药批准文号、12个剂型,以及6个独家品种,分别为强力定眩片、舒胆片、强筋健骨片、益脑心颗粒、鲜天麻胶囊和金斛酒。
2019年至2021年,汉王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是6.2亿元、7.08亿元、7.31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2.75%、73.64%、72.65%。同期,强力定眩系列产品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78%、86.97%、86.55%;占公司毛利的比例分别为91.56%、92.86%、92.56%,占比较高。
强力定眩系列产品是汉王药业从古代中药名方“芎麻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全国独家品种,具有降压、降脂、定眩的功效。2020年我国城市公立与城市社区医疗机构终端眩晕药市场中,汉王药业强力定眩系列产品市场份额合计达66.70%,位居细分行业第一。
与其他医药企业不同的是,在销售强力定眩产品、舒胆片等处方药产品时,汉王药业采取的是“学术推广”的方式,主要面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医疗终端客户。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道:“学术推广代表和医药销售代表都是医药企业的推销人员,负责药品的营销。学术推广的优势在于进行‘顾问式’营销,提供药品销售的学术支撑,给客户推广相关医药的学术知识,在药品售前和售后环节答疑,解答与药品相关的药学知识,进行用药相关咨询或培训,组织医药学术会议等。”
“学术推广提供一站式的用药解决方案,提供用药咨询、指导、供应服务,发展前景更可观。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引导医药代表行业回归正轨,从原来的‘销售药代’转变为学术推广,回归到行业应有的风貌。”邓之东补充说道。
2019年至2021年,汉王药业在“学术推广”模式下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60亿元、6.46亿元、6.57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26%、91.35%和89.98%,为了进行学术推广销售,汉王药业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同期,汉王药业销售费用中市场开发费金额分别为2亿元、2.28亿元、2.42亿元,逐年增长,占销售费用比例分别为80.76%、83.02%和82.98%。而市场开发费即公司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下聘请推广服务商进行产品推广而支付的费用。
此外,与同业相比,汉王药业的研发投入较低。2019年至2021年,汉王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421.01万元、414.92万元、1106.81万元,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8%、0.59%和1.51%,三年来研发费用总计为1942.74万元,不足其单一年度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其中,2021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增长691.88万元,主要原因为新增研发项目原材料投入较多导致,并非研究开发费用的增长。
国金证券(600109.SH)研报数据显示,2018年A股和港股的制药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6%和6.1%,到2021年分别增长到了7%和10.9%。2021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达672亿元,制药工业上市企业研发费用率亦快速上升。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部分药企研发费用较低,可能是由于药企的初衷是以赚钱为目的,而研发投入意味着不确定性和风险,一般在新药研发或者旧药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研发费用,对于中国的医药企业来说,由于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后发优势,所以往往更偏向于求‘稳’,在模仿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等到中国医药企业走在世界前列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原创性研发成果。”
老字号如何焕发新机?
成立于2000年的汉王药业前身为陕西省汉中中药厂,起源于1937年创立的广泰和药店,是一家有80余年中成药生产历史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历经六次增资、四次股权转让之后,2019年9月,整体变更为今天的汉王药业。
招股书显示,汉王药业IPO一共有8位股东,4位是自然人股东,其他持有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有西安森汉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汉实业”)、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江集团”)、陕西汉邦汇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汉邦汇金”)、汉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其中,汉王药业第二大股东汉江集团持股30.08%,而华邦健康是汉江集团实控方,持有其84.99%股份。因此,汉王药业第二大股东背后实为“华邦系”掌门人张松山。成立于1992年的华邦健康,是国内皮肤临床用药及皮肤健康领域企业。
近年来,张松山不断扩张投资版图。除了上市平台华邦健康之外,还包括旅游业上市公司丽江股份(002033.SZ)、去年9月登陆创业板的凯盛新材(301069.SZ),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颖泰生物(833819.BJ)、新三板挂牌公司秦岭旅游(870256.NQ)等。
按照汉王药业的计划,本次公司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01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83亿元。如果公司顺利完成发行并上市,“华邦系”在A股的投资版图将进一步扩张。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份,华邦健康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中药研发方面,主要由旗下投资参股的汉王药业运营。
公开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有50多家“老字号”,大多分布在食品饮料、珠宝首饰、中医药等传统行业。例如,已有500年历史的广誉远(600771.SH)、旗下12家中华老字号的药企白云山(600332.SH)、近500年历史的片仔癀(600436.SH)等,都已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公司。
而汉王药业与上述企业相比,不仅存续年限稍短,且旗下产品较为单一。招股书显示,汉王药业其他产品由于受到产能限制、发展计划及市场营销基础等因素影响,销售收入占比较低,公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从营收增速看,2021年,汉王药业收入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而2021年数据显示,68家中药上市公司当年收入总额为3284.05亿元,同比增长约8.7%;归母净利润392.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30%的有22家,占到整体比率约32.4%。
“作为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的汉王药业,受限于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创新型人才团队等多种因素,产品线研发创新能力缺乏,研发投入水平低,过于依赖传统单一产品,若不能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升药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则必将削弱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未来发展。”邓之东说道。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对于老字号药企来说,在经营中目前存在的困难还是整体往销售或者说营销驱动的方向上发展,本身不是研发驱动,在市场竞争上缺乏长期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一旦上市之后,往往需要把资金真正转化成自身的竞争能力。然而老牌药企自身的基因可能在研发等创新能力上面有所不足,这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对于很多药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记者就研发费用、华邦系入股、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致函并致电汉王药业,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内容来源: 中科财经
作者:赵林 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