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先来谈谈为什么股票市场是研究反身性的极佳场所?
在股票市场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充分竞争理论的特征:一个中央市场、同质的产品、低廉的交易和运输成本、便捷的通讯系统、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对内部交易的规则和信息公开的保障。正因如此,股票市场似乎是实践充分竞争理论的最佳场所。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找到股票市场中存在的任何均衡点,也没有发现价格朝向均衡点的运动趋势。事实上,在不同的时间跨度下,我们观察到的价格波动都非常顽固。当然,作为反映在股票价格中的基本状况,它们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在股票价格的变化与基本状况的变化之间,我们无法建立稳定的相关关系。事实上,我们能找到的任何关系往往是人为的,而非观察到的现象。
(资料图)
在这个背景下,反身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以批判古典经济学对均衡观念的过度迷恋。通过反身性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均衡概念在股票市场中的实际意义有限,甚至可能是误导性的。这突显了我们在理解市场行为时,需要摆脱过于简化的理论模型,转而采用更为全面和现实的方法。
反身性理论强调了市场参与者行为与市场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预期和决策会影响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循环的相互作用,这使得市场价格很难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均衡点。
因此,通过以股票市场为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反身性理论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观念的批判。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金融市场行为,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和应对市场变化。
接下去我将和大家谈谈“股票价格波动理论”。
我发现现有关于股票价格波动的理论对交易者实际上帮助有限。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基础性理论和技术性理论。尽管我对这些理论了解有限,但我在市场中依然取得了成功。这说明现有理论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这些理论中,近年来一种名为随机漫步理论的观点逐渐流行起来。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市场会充分预测未来的发展,导致所有投资者在市场中超越或低于平均收益的机会是均等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认为,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中获得比平均水平更好的收益。
然而,我的个人经历证明了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在过去十二年里,我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而且我的投资业绩一直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这表明,投资者确实可以在市场中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回报,只要他们深入研究市场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
当然,许多投资机构选择投资于指数基金,这是因为他们希望规避具体的投资决策。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市场平均水平是无法超越的,更可能是因为他们自身业绩不佳。
简而言之,现有关于股票价格波动的理论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也不能为交易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我们需要寻求更实用、更符合现实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在股票市场中的决策和行动,而不是盲目遵循现有的理论。通过深入研究市场现象和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投资者确实有机会在市场中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回报。
今天的最后,我们探讨: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也可以叫价值投资)。
技术分析派关注市场变化以及股票需求和供应的模式。这一流派的优势在于评估事件的可能性,而不是做出具体的预测。然而,对于本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技术分析派并没有特别的价值。实际上,这一流派并没有太多理论依据,只是重申了诸如股票价格由供求决定、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市场表现具有相关性等常见观点。
相较之下,基础性分析则更为有趣。这一分析方法源于均衡理论。基础性分析的核心观点是股票具有一定的真实基本价值,这个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场价格。股票的基本价值可以基于其资产的盈利能力来决定,也可以基于与其他同质股票的比价来决定。在任何情况下,基础性分析都假定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会趋向于基本价值。因此,对基本价值的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投资决策指标。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股票价格很难始终趋向于基本价值。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反身性理论所指出的,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决策会影响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和决策。这种相互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很难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点。
总之,虽然技术分析派和基础性分析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全面、更现实的方法来理解市场行为,以便更准确地预测和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