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现金分红能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高低,成为了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随着上市公司2021年报的陆续披露,市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红身上。根据数据显示,银行、钢铁、纺织服饰等行业,成为了高股息率的代表行业。另外,有数据统计,有115家上市公司近12个月的股息率超过了5%,从某种角度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注重股息分红的能力。
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这几个行业基本上属于市场中的传统行业,似乎缺乏了持续高增长的动力,这类传统行业只能够通过提升股息率来达到增强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的目的。
与之相比,对生物医疗、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相关行业的整体股息率并不高。但是,对这类上市公司来说,却可以通过业绩高增长来弥补股息率不高的缺点。从近年来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分析,市场资金似乎更偏爱于高成长的行业领域,资本炒作传统行业的意愿似乎并不是特别高。
上市公司的股息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吗?或者,在股息率的问题上,市场可能会存在一些投资误区。
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比较高,甚至持续保持5%以上的股息率水平。但是,因上市公司自身缺乏持续成长能力,且企业更容易受到周期性的因素影响,所以多年来,上市公司只能够通过较高的股息分红来回报投资者,但投资者却很难从二级市场的差价中获得收益。
又如,因差别化股息红利税的存在,投资者的持股周期以及税负成本,都应该要考虑其中。假如投资者的持股周期不足一年,甚至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那么相应的股息红利税就不可随意忽略了。假如频繁采取短期交易的行为,那么投资者很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红利税成本,频繁操作反而造成了得不偿失的投资结果。
此外,在上市公司采取高股息策略的背后,仍需要观察上市公司的分红持续性。在实际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上市公司某一年的分红力度很大,但平均下来,上市公司的实际股息率却很低,某一年的股息率数据很容易给投资者造成一些投资上的误导。
因此,面对上市公司的高股息率现象,我们仍需要区别看待。
首先,在上市公司采取高股息分红的背后,我们仍需要看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景气度以及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增长能力,对部分高股息分配,却缺乏成长能力的企业,需要谨慎观察。
再者,需要观察上市公司近五年的分红情况以及相应的股息率水平,不要被上市公司某一年的股息率所误导。只要长期坚持现金分红,且上市以来分红规模远高于再融资规模的上市公司,才是真正注重分红回报的企业。
此外,在上市公司采取高股息率的背后,仍需要关注相应的市场环境变化以当时市场所处的利率环境状况。例如,假如某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达到3%,但同期的无风险利率比较高,那么3%的股息率并未可以追赶真实通胀率,这样的股息率参考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专注于现金分红,且历年来分红能力远远高于同期的再融资能力,那么这家上市公司还是比较注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能力的。此外,对部分良心企业来说,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投资者的回报能力,包括坚持采取股份回购注销的策略、坚持较高比例的现金分红水平等,上市公司通过组合拳的形式提升投资者的回报能力,这类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