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港股再度迎来大爆发。
(资料图)
截止发稿,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6%重上4100点,恒生指数涨超3%,国企指数涨3.35%。
科技股全线走高,其中哔哩哔哩涨超20%,小米涨超7%,京东、百度、腾讯涨超6%,阿里、美团等涨超5%。盘面上,餐饮、互联网医疗、汽车、博彩、中医药等概念涨幅居前。
其中餐饮股的涨势尤为亮眼,呷浦呷浦涨超20%,奈雪的茶涨超17%,海底捞涨超13%,九毛九涨超11%。中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尤其是消费的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处于低位,一旦疫情、地产等因素有所缓解改善预期,前期增长受压制的消费领域有望反弹修复。
互联网医疗股继续大涨。平安好医生再度拉升涨超21%,月内已累计飙涨超40%,阿里健康大涨超17%紧随其后,京东健康、叮当健康、众安在线等皆上涨。消息面上,随着全国多地相继宣布优化疫情防控,购药需求猛增。此外,12月1日起,《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行业不断规范发展,优质互联网医疗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新阶段。
国内外政策底相继到来
11月以来,港股市场开始迎来一轮大反攻,进入12月,上扬之势依旧不减。
一方面,国内方面,政策底已来。其中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目前政策支持地产融资的“三支箭”均已发出,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城市对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多地相继宣布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了。
12月3日,深圳宣布公交、地铁、药店、公园、旅游景点等,凭健康码绿码通行,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12月5日起,上海市民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但进入上海市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等商业场所的消费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截至目前,已有广州、重庆、珠海、南宁、哈尔滨、昆明等地不再要求市民核酸,或者明确出入商场、乘坐公共交通不需要核酸证明。
海外方面,美联储释放偏鸽派信号,加息放缓预期增强。
上周,鲍威尔指出,放慢加息步伐的时机点可能落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相较于9月份的预计,终端利率可能会达到一个“略高”的水平。
据最新CME美联储观察显示,当前12月加息50BP的概率为75.8%,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24.2%。
港股迎来战略机遇?
近日来,华尔街多家投行发出信号,强调是时候重新关注中国股票了。其中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的分析师纷纷表示,投资人应该改变对中国股票的态度,为重返该市场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国内券商机构也均对港股市场报以高期望。
广发证券表示,国内政策底已在11月再度夯实,海外政策底出现,AH破晓,建议重视港股战略性大底部。
2023年权益市场最大的机遇来自中美「此消彼长」相对优势,AH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估值修复:风险溢价下行(资本市场定位重要,对稳增长决心更乐观),以及无风险利率下行(美债利率筑顶回落),贴现率下行驱动AH股上行,A股走修复市、港股走牛市。
港股无论分子还是分母端都相较A股更敏感;港股牛市三阶段,驱动力依次来自于:风险溢价下降、价值重估、企业盈利兑现,2023年配置关注港股投资「三支箭」(稳增长+防疫优化+海外流动性反转)。
天风认为本轮与Q2反弹不同在于,国内政策改善重申经济增长、美元见顶迹象都已较明确,推动了估值相对底部抬升。预计市场或偶有波动但方向更加明确,已经逐步从反弹走向反转。重点关注即将到来的年末决策层会议指引。
当前恒生科技估值仍处于低位,多数平台企业三季度盈利超预期,收入加速的预期随宏观环境向好不断积蓄,中期内预计收入增速与利润率中枢回升有望共振,推动业绩回归较高增长,风险收益比可观。
目前恒生科技指数23/24年彭博预测EPS分别+29%/+33%,对应预测PE分别为23x/17x,中期估值性价比较高,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消费、娱乐、SaaS、电商及交易类平台。
展望2023年,国信证券指出,海外2023年将步入衰退/轻度衰退,中国则将转入新的扩张周期。至于港股市场,港股将在2023-2024年显著跑赢A股。复盘历史,港股/A股的超额收益轮动是高低转换,规律明显。这背后既有投资者结构差异的原因(下跌一轮估值到位,A股要更长时间),也有两个市场ROE相似(均在11%左右)的财务基础做支撑。该机构测算,港股在未来两年至少跑赢A股(上证指数)14%。
板块选择方面,中长期以互联网、医药、地产(物业)三大超跌+成长为配置方向;若兼顾经济周期,短期则遵循“高股息/低估值-下游-中游”的切换次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