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房企财报“难产”的大背景下,绿城中国(03900.HK)于2022年03月22日如约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交出成绩“尚可”的答卷,为广大投资者打了一剂“强心针”。
业绩发布第二天,绿城中国股票上涨8.36%,截止3月25日收盘,股价升至历史高位附近。虽然结合行业形势来看,绿城中国销售情况堪称优秀,但利润方面还是没能摆脱多年的“旧疾”,归母公司净利润偏低;从负债情况来看,也尚未进入“绿档”名单;就连引以为傲的品牌力也颇受质疑。
股权分散,权益占比持续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绿城中国合同销售额3509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收入1002.4亿元,同比增长52.4%,增速达近九年最高值;销售金额3509亿元,同比提升21%,业绩目标完成率高达113%。绿城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但利润数据显然没有营收增速那么亮眼。2021年,绿城中国毛利率为仅为18.1%,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物业销售毛利率17.5%,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其一,是出于政策压力,公司为加速去化,采取对部分房源降价营销策略。据报道,绿城桂语、多弗绿城·翠湖里等绿城相关项目都曾被爆由于降价导致业主拉横幅抗议维权。其二,便是近年来“限价”的影响。前期为扩大规模、抢占优质土储,公司不惜高价拿地,加上日渐升高的建设支出,两者加和基本已达价格线,很难再增加品牌溢价。
从净利角度来看,绿城2021年,实现净利润接近76.9亿元,但实际归母净利润仅44.7亿元,大约占实现利润总额的58.13%。从权益的构成来看,这44.7亿元也并不是完全属于绿城股东,因账面还存在107.58亿元永续债,绿城需支付永续债持有人约12.1亿元利息,最终股东们实际占有的净利润不足32.6亿元,占实现利润总额的42.39%,也就是说,绿城实现的净利润中有一半以上是和绿城股东无关的。
绿城不“绿”,负债管理还在路上
为了支撑公司的平稳经营和逆势扩张,除了高额永续债之外,截止2021年年底绿城还背负了接近1,275亿元的有息债务,并为此支付了近81亿的利息及借款成本,已高于公司当年经营产生的净利润。
在这些有息负债中,还包含很多即将到期债务,其中大概有超过320亿元有息负债将在2022年上半年支付,约占有息负债总额的1/4。
可截止2021年底,绿城持有自由支配现金约683.76亿元,需要承担超过320亿元有息债务偿还,还要支付日常经营和各种应付款项,资金承压严重。
这些资金缺口能否依靠发债缓解呢?其中关键还是公司对“三道红线”指标的情况。
截至到2021年12月31日,上报监管部门的现金短债比是1.7倍(财报数据为2.2倍),净资产负债率是53.5%(财报数据为52%),剔除预收帐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0.3%(财报数据为71%)。业绩会上,执行董事及执行总裁耿忠强指出:“上报监管部门三道红线的计算口径和财务披露口径稍微有些不同。”但两种计算口径中,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均未达到绿档标准,导致绿城仍是“黄档”房企。在年会上,绿城高管也透露公司正在努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确保2023年能进入绿档,如外部环境稳定,有望提前达成目标。
因此,虽然背靠中交集团,绿城集团在业内信誉良好,具有易发债、低成本、额度高等相对优势,但在公司三道红线没有全部转绿的前提下,也需谨慎考虑发债和借款比例。
以“质”换“量”,无度消耗业主信任
即便困难重重,绿城对规模的要求却始终没有下调。
中交入驻绿城的7年时间,绿城的销售业绩翻了4倍。2018年,张亚东掌舵绿城后也始终以业绩发展为先,提出了2019年到2021年,销售额目标达到2000亿元、2500亿元、3000亿元的“三年业绩计划”,并设定了2025年,绿城的房产开发业务合同额达4500亿元,代建业务合同额达1500亿元,新兴业务合同额要达400亿元的“战略2025”。在业绩发布会上,绿城中国执行董事长李骏明确表示:“‘战略2025’中长期目标不会调整”。
从绿城中国的拿地动作上,也能看见公司对规模的坚持。根据中指研究院公布的2021年房企拿地排行榜情况来看,绿城中国正积极扩充土储,拿地金额约为969亿元,位居第六,拿地面积为765㎡,位居第九,稳坐第一梯队。
但企业资源却始终有限,“质”与“量”的难题也来到了绿城面前,艺术不再“无价”,绿城对“量”过分追求,也令它失去了精工“本色”。不少人感慨,那个曾经深受“宋氏风格”影响的诗意绿城,似乎也正在消失。
2021年2月,西安绿城桂语兰庭因违规收取房款和违规宣传被当地住建局通报、处罚。
2021年7月,济南绿城春来晓园1号楼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商品房预售许可,济南住建部对预售许可予以撤销。
2021年8月,宁波绿城春熙云境也遭到购房者投诉,称其“强制要求购买升级包,不提供普装样板房”。
2021年12月,成都绿城·诚园交付房屋不仅没有达到“优质”的承诺,就连最基本的“能用”和“安全”都不能保证,大批业主拒绝收房,双方多次协商仍没有达成共识。
当对品牌情怀和匠人精神的共情变成了消费者的自我感动,这对“掏空六个荷包”、对公司产品寄予美好生活想象的准业主们来说无疑是在诛心。绿城正在用多年口碑为规模扩张做垫脚石,那失去的口碑要用多久才能挽回呢?
内容来源: 慧声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