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近期股价的回调,上市公司回购犹如潮涌。如9月15日和9月16日两天,沪深两市就有25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海康威视发布回购预案的规模甚至达到20~25亿,是近期公布回购预案中,回购规模较大的一家公司。
实际上,这也只是今年上市公司回购潮中的一角。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晚间,2022年以来,共有948家回购实施,合计回购总金额752.27亿元,按该速度,预计到年底有望超过千亿。Wind数据同时显示,今年以来,共有43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今年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高于发布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表明在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去年公布回购方案的公司。
上市公司回购如潮,这理应带来上市公司股价的涨势如潮。毕竟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回购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的。而且在A股市场的历史上,上市公司回购甚至曾经还被列为是管理层救市的措施之一。不过,从今年以及近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来看,上市公司回购对提振股价的意义不大。如近期公布回购方案或公布回购进程的上市公司,股价大都是以下跌为主。即便是回购力度较大的海康威视,在9月15日晚公布回购预案后,9月16日也只是小涨了2.79%,当天股价表现为高开低走的走势。
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回购如潮,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股价依然低迷。为什么上市公司回购并不能提振公司的股价呢?这显然是市场尤其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今年的股市行情总体上表现低迷。上市公司回购虽然有提振股价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市场,这种提振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行情上涨的时候,上市公司回购对股价的正面影响就会被市场放大,于是这种提振作用就会表现得较为明显。相反,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或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上市公司回购对股价的提振作用就会被缩小,其表现就不会很明显,也即回购的利好作用,或被市场所忽略。
其次,目前上市公司回购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维稳回购、救市回购。上市公司回购之所以一度被市场称为是利好,甚至被列为是救市的举措,究其原因在于,以前上市公司回购都是注销式回购,即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不再回流市场。如此一来,回购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增加股票的投资价值,这就是上市公司回购可以提振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如今的回购,绝大多数都不再是注销式回购了,上市公司回购的目的是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因此回购的股份还会回流到市场之中,上市公司的股份并没有因为回购而减少,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也没有因为回购而增加。所以这种非注销式回购对于提振股价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统计显示,在今年公布回购预案的435家上市公司中,有309家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占比达到71.03%。这就是上市公司回购不足以提振股价的重要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这些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回购,甚至还危及到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因为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是按市场价回购进来的,但在进行股权激励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却是低价甚至是以“零元”的价格来进行股权激励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种行为明显是向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对象进行利益输送,因此牺牲的却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回购显然是不受市场欢迎的。还有的上市公司一方面是大股东推出减持计划,另一方面却抛出上市公司回购计划,这样的回购明显是在为大股东的减持保驾护航,市场同样也会选择用脚投票。
因此,要提振市场信心,上市公司回购需要更多选择注销式回购。而且这种注销式回购还要避免做秀式回避,即回购的金额较少,通常只有几千万元,而回购股份的数量也只有几百万股。实际上,对于那种回购资金量较大的注销式回购。市场还是会举双手赞成的。如中国石化8月28日晚间披露注销式回归的消息,回购资金不低于12.5亿元,不超过25亿元,该消息出台后,该股的升势还是较为明显的。而海康威视的注销式回购,对于公司股价的企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