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近日签订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积极完善普惠涉农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让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农村产业。
中国建设银行打造的“裕农快贷”农户系列产品自2020年6月上线以来,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仅今年前9个月新增就超过600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精准发力 银行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各地银行纷纷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央行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第二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对比央行及六大行中报数据,国有大型银行是涉农信贷的主力军。
今年7月,21世纪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银行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模式——基于多家大型银行、地方银行调研》指出,展望未来,随着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制定、发布和实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促进乡村富裕、绿色等方面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领域,尽管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银行金融机构无疑是服务三农的支柱。
因地制宜 银行创新金融产品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继续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在江苏兴化,交通银行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结合江苏兴化河蟹养殖产业创新推出“螃蟹贷”。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乡村振兴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螃蟹贷”只是交行结合不同场景、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还将持续丰富场景应用,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覆盖范围,助力“三农”发展。
针对重点帮扶县甘肃天祝县菌菇种植产业,上线“菌菇贷”;针对蒜黄种植户,在河北上线“蒜黄贷”;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食品商户,在湖南上线“冷链贷”;针对渔民,在浙江上线“渔夫贷”;围绕支持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在山东推出“蔬菜E贷”……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交通银行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020.65亿元,增幅15.8%。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依托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云花大数据平台”获取花卉交易指数数据,打造花卉产业金融服务引擎,推出微信公众号渠道“花惠贷”特色业务。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充分发挥“郫县豆瓣”的品牌价值,将其纳入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和贷款发放参考因素,为豆瓣生产企业定制信用类创新产品“豆瓣贷”。
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加大“光伏贷”“农链通”“美丽乡村贷”“农贷通”“农债通”“E农通”六大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丰富成熟产品子模式,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聚焦重点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专家表示,各地银行要聚焦重点领域,做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金融服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金融支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加强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保障,创新设施农业和农机装备金融服务模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恩施银保监分局大型银行监管科科长文治成表示,要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多层次、现代化、规范化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稳妥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增强农村群众金融知识和金融安全意识。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未来,邮储银行将持续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为亿万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与国家开发银行日前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从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和作用出发,针对性提出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创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等合作内容,明确合作落实部门,健全联合协调机制,开展重点项目对接。
据悉,下一步,三方将共同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入农业农村,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见习记者 白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