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之一:汽零企业规模效应对冲原材料涨价效用探讨

发布时间: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以来,汽车消费属性崛起、电动化智能化红利爆发,都带来了行业变革与新的机遇,我们看到龙头零部件纷纷抢占行业红利,快速进行横向产品扩张与纵向产业链延伸,营收快速增长,零部件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0%。与此同时,去年开始行业也面临上游原材料普涨的情况,市场预期时常在收入扩张的利好与原材料上涨的利空中波动。

规模效应对冲原材料上涨,到底对毛利率会如何影响?我们以2020 年年报为样本,对30 家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成本结构拆分,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探讨其中规律性结论。

汽零企业原材料占比35%-90%,企业资产越重,原材料占比约低汽车零部件企业原材料占成本比重的分布范围较广,依据原材料种类和生产加工模式,原材料成本占比从35%到90%不等,可划分为七类:

汽车电子类(如德赛西威、星宇股份等):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70%~92%。企业采购电子元器件、塑料件等进行组装,外采率较高,资产较轻。

金属类(钢、铝等金属加工型企业),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35%~80%。铝压铸和机加工类企业通常设备投入大、制造费用高,原材料占比较低;铝挤压和总成组装类企业资产较轻,宏观点评:结构性宽松先出手 3月LPR尚未调降宏观点评:结构性宽松先出手 3月LPR尚未调降原材料占比较高。

化工塑料类(如汽车内外饰件企业):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65%~80%。原材料主要为塑料粒子等与石油化工相关的材料,需要投入设备和模具,但资产较轻,原材料成本占比处于汽车电子类企业与金属类企业之间。

橡胶类(主要为轮胎企业):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77%。原材料主要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玻璃类(主要为福耀玻璃):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44%。原材料主要为纯碱、石英砂、PVB 等(企业通常自产自用浮法玻璃)。

综合类(如上声电子、恒帅股份等):原材料占比为70%~75%。原材料占比虽然较高,但其使用的原材料种类广泛,且每种材料占比不高。

规模效应是对冲原材料涨价的举措之一,原材料占比越低,规模效应越强企业的营业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能源费用、运输费用等部分构成。我们假设一年时间维度内制造费用、人工费用、运输费用保持不变,企业产品不提价。基于此,我们测算发现:对于原材料成本占比40%的企业,若原材料涨价10%,销量增长7%即可对冲;原材料成本占比60%的企业,若原材料涨价10%,需销量需增长18%才能对冲。据此得到如下结论:企业资产越重、制造费用越高、原材料占比越低,规模效应的对冲效果越强(金属加工类企业 >

玻璃类 > 内外饰类企业 = 橡胶类企业 > 综合类企业 > 汽车电子类企业)。

但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以下几点,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的影响低于假设结论:1)企业原材料种类多,并非全为同一类大宗商品,可分散涨价影响;2)企业原材料通常包含上游供应商的外采件,可减缓部分大宗原材料的成本传导;3)部分企业与下游达成协议,采用联动定价机制,可平滑大宗原材料涨价影响。

风险提示:测算基于假设,与实际有出入;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收入增长低预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深度财经网  m.xxznews.com 版权所有

投稿投诉联系邮箱:8 8 6 2 3 9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