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Omicron变种带来的新一轮疫情是2020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反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从历次疫情经验来看,疫情过后往往会迎来一波线下消费的复苏。在此我们以2020年以来疫情扰动后的经济与市场修复为锚,来探寻未来疫情扰动结束后线下消费复苏的节奏与线索。
线下经济修复路径的基本逻辑与防控政策的放松方向一致,复苏节奏取决于交通的修复,以及消费场景的解封。在线下复苏相关的各类场景中,交运是连接线下场景修复最重要的线索,也直接决定了线下消费的复苏节奏。因此,我们基于需求的视角,以交运作为标尺,复苏路径遵循:快递→人流,近距离消费场景→远距离消费场景,必选→可选,商旅→娱乐,并在市场层面和行业景气层面都进行了验证。
市场层面来看,反弹顺序基本对应消费场景的复苏顺序。由2020年疫情修复各阶段的行业表现可以看到:①在防控转松的过程中,快递、一般零售、餐饮率先反弹,对应最先恢复的线下场景;②随着防控进一步转松,酒店、旅游、影视院线随之反弹,反弹时间相对滞后。
行业景气层面,宏观策略日报:欧央行会议纪要偏鹰 遏制通胀要求货币加快正常化宏观策略日报:欧央行会议纪要偏鹰 遏制通胀要求货币加快正常化通过疫后复苏率这一指标横向对比各行业复苏进度,验证修复节奏和反弹顺序:
1)物流快递最先恢复。物流作为城市物资运送的命脉,是最先恢复的行业。
2)交通运输的复苏与距离远近呈正相关。微观结构上,铁路客运恢复快于周转量,验证短途的率先恢复;民航以反映盈利能力的RPK 来看,RPK 修复更强的航空公司领先反弹。
3)市内消费场景复苏沿餐饮/一般零售→广告→院线的节奏展开。餐饮外卖、零售商超等是最先恢复的消费场景,广告的复苏依赖于线下实体消费,复苏进度略慢于餐饮和零售。结构上,具有必选属性的超市反弹领先于百货。
4)影院是修复最慢的市内消费场景。影院由于其密闭营业场所的特殊性,历次疫后解封都是相对靠后的,因而修复进程也都偏慢。
5)酒店、旅游复苏慢于餐饮零售,商旅快于休闲旅游。铁路民航的修复晚于市内交通,与之对应的酒店和旅游等消费场景也晚于市内修复。节奏上,旅游的复苏慢于酒店,反映的是旅游慢于商旅的修复。
南京、西安、深圳等局部疫情修复,反映出三个特征:一是短期市内交通快速修复;二是行业结构上,零售反弹领先于酒店;三是修复时间上,线下消费的反弹时间不断前置,表明一旦采取较强的管控措施,便预示疫情控制和消费的修复预期。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变化不及预期,防控政策转变,疫情外影响因素影响行业基本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