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仍旧在狂奔的妙可蓝多开始显现疲态。2021年,妙可蓝多实现营业收入44.78亿元,同比增长57.31%;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增长160.6%。尽管营收、利润均实现增长,但其核心的奶酪业务却出现了增速下滑的尴尬局面。
在保持多年业绩高增长后,妙可蓝这匹黑马降速了。2021年妙可蓝多奶酪业务营收为33.3亿元,占所有业务收入将近70%。不过2021年妙可蓝多奶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为61%,较上一年125%的同比增速,大幅“缩水”。
01
业绩疲、股价低
2021年财报显示,妙可蓝多营收同比增长57.3%;净利润同比增长161%。而在一年前,这两个数字还分别为63.2%和208.16%。从奶酪业务,更能明显体会到如今妙可蓝多的压力所在。
在妙可蓝多成名之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乳企。其前身是吉林省区域乳企广泽乳业。早在2008年该企业管理层就开始布局奶酪业务,与法国保健然展开合作。
2015年收购天津妙可蓝多和达能上海工厂,并将总部迁至上海。2016年重组上市,成为“中国奶酪第一股”。从2016年之后妙可蓝多核心业务便从液态奶转变为奶酪。
妙可蓝多的奶酪业务由2017年的1.93亿增长到2021年的33.3亿。不过,5年快速增长的奇迹已成过去,妙可蓝多奶酪销售增长开始快速放缓。
据欧睿咨询统计,我国奶酪零售市场品牌中,2021年妙可蓝多以27.7%排名第一。高光时刻仍历历在目,妙可蓝多疲态隐忧。妙可蓝多的崛起离不开广告,2018年-2021年,其广告费用分别为1.05亿元、2.01亿元、5.61亿元、9亿元。
虽说妙可蓝多曾经公开表示不会去打价格战,但是从2021年财报来看,公司的营业收入仍然受到了恶性竞争的影响。
根据财报显示,妙可蓝多2021年销售费用高达11.59亿元,同比增长了63.08%,而其中的广告促销费用就高达9.06亿元,相比2018—2020年的1.05亿元、2.01亿元、5.61亿元,这个费用的确增加了不少,只是有些遗憾的是,尽管公司加大了广告促销和渠道费用,营收表现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增幅不到20%。
而巨额广告费,吞噬了妙可蓝多的净利润。2018年和2019年,其净利率仅1%左右,2021年净利润却只有1.5亿元左右。
如果妙可蓝多不花那么多销售费用,其还能维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到何时呢。也就是说,营销这把双刃剑,妙可蓝多只能默默承受了。
02
被悄悄偷走的市场
一面是业绩的高歌猛进,一面是股价的持续下滑,妙可蓝多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妙”,股价的糟糕表现与仍然强劲的财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亮眼的2021年财报并没有引得投资者的行动。妙可蓝多的股价从2020年初的14元/股,一路飙升至2021年84.5元/股的高点。随后,该股就“跌跌不休”,2022年在34元/股左右徘徊。
妙可蓝多财报发布后,股价也不同程度下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于妙可蓝多增长更高的预期。投资者在担忧什么呢?妙可蓝多该如何给予市场信心?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妙可蓝多的高光,或许只是近年表现的缩影,增长红利已经过了顶峰时期,市场份额正在被悄悄偷走。
虽然妙可蓝多在国内奶酪市场中是黑马逆袭的角色,但较低的行业门槛,外加较高的毛利和高成长诱惑,行业混战开始了。不止蒙牛、伊利这种巨头,百吉福、安佳、君乐宝、妙飞、奶酪博士等众多企业都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纷纷混战奶酪市场,搅局者众。
由于奶酪行业进入门槛低,异军突起,让妙可蓝多压力倍增。尤其是随着奶酪品牌和渠道的竞争加剧,如果妙可蓝多不能采取积极措施,业绩放缓的局面或将在未来继续上演。
3月29日,“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妙可蓝多在公告中透露,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50-13.50亿元,与上年同期约9.51亿元相比,将增加1.99-3.99亿元,同比增加20.93%-41.97%。特别指出,困扰公司的产能不足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不过,华鑫证券的分析师报告指出,妙可蓝多常温奶酪棒推广不及预期、奶酪板块增长不及预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
再好的战略,也面临知易行难的窘境,妙可蓝多能否赢得常温奶酪市场信心,还需要更多时间证明。
2021年,蒙牛30亿元入股妙可蓝多,并成为其控股股东。随后,妙可蓝多对外回应被蒙牛投资称:“交易完成后将以妙可蓝多作为奶酪业务的运营平台……交易完成之日起3年内(妙可蓝多)通过资产处置等方式退出液态奶业务。”
未来妙可蓝多只能专注于奶酪市场,导致当前增幅继续上升空间不大,也意味着业务新的增长点的路被堵死。竞争对手环伺,奶酪业务无法稳住阵脚,妙可蓝多这步棋是否会失算呢?
奶酪制品本身没有很多的技术壁垒,所以产品模仿起来很简单。妙可蓝多想要维持行业第一的位置,护城河在哪呢?如何能够打动投资者,妙可蓝多还真得出出妙招了。
重新唤回投资者的信心,无疑需要业务层面的实打实的成绩和研发实力。据报道,妙可蓝多全公司仅有78个研发人员,而2020年仅有60人,同时在78个研发人员中,人数最多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这不禁让人尴尬。
想要继续守住第一的位置,更需要加强自身功力才能走得更远。
内容来源: 智趣财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