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当谈到胰岛素的时候,市场普遍是这样的观点:
受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我国大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并且还有5000万潜在糖尿病患者,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5亿。而且,由于糖尿病目前没有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办法,患者需要终生吃药。
于是,相关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相关资料图)
以甘李药业(603087.SH)为例,作为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公司股价一度达到203.36元/股,市值1142.9亿元。不过,如今两年时间过去,甘李药业股价不仅没有继续上涨,反而跌幅超80%,市值蒸发900亿元。
9月7日,甘李药业盘中下跌1.54%,创出历史新低!
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看公司业绩。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下降43.42%;净利润-1.98亿元,录得近10年来首次亏损,同比下降153.01%。单看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45亿元,环比下降79.01%;净利润-3.11亿元,环比下降374.41%。
业绩暴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集采。
今年5月,第六批国际药品集采(胰岛素转向)中选结果开始在全国各省正式执行,甘李药业6款胰岛素产品全部高顺位中标。但是,作为代价,甘李药业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最大的产品——长秀霖,价格下降超过了60%。
毛利率方面,公司二季度综合毛利率由91.25%骤降至36.03%。于是,亏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需要特别强调,集采之所以对甘李药业影响如此大,原因是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胰岛素制剂和胰岛素干粉,公司收入结构和研发管线单一。因此,即便公司在胰岛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并且覆盖了各功能细分市场,仍避免不了业绩层面遭遇巨大打击。
可能有人会问,集采预期并非一朝一夕,难道公司没有未雨绸缪?
有。
比如,加快胰岛素产品出海。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胰岛素产品已经在18个国家累计取得了39份药品注册批件,在14个国家形成了正式的商业销售。
再比如,加快新产品、新领域的研发。根据介绍,甘李药业积极投入到化学药、真核以及原核蛋白质工程、肿瘤和心血管及代谢病等领域的研究。以二季度为例,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47亿元,环比增长49.7%,研发金额甚至超过了当期营业收入。
可问题是,医药出海历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而医药研发又具有高科技、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没有办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正因为此,尽管集采已经落地,尽管公司业绩大幅受损已成事实,但公司股价依旧继续下跌。因为,在资本市场看来,虽然悲观预期已经落地,但公司基本面拐点并未到来。甚至于说,就连业绩改善的想象空间暂时都不存在。
从这个角度说,甘李药业低迷的股价,可能需要等到基本面有所好转,至少是预期好转。